动。
这种技术似乎是很牛的样子,秦广跃这大半辈子,去了很多地方,国外的各种高档场所没少去。
但从未见过还有这种路面,脚不动,路面也没有在动,但人,就往前去了。
秦广跃尝试着略微提起右脚,他还在往前移动着,然后他把提起的右脚斜迈出去,踩到了马路牙子上。哟,才有动作,本来移动着的左脚就不动了。
秦广跃看着自己右脚在上,左脚在下的站定不动,离前边的人就越来越远了。
他又把右脚收到路上,才站稳,又在往前移动了。
稀奇、真稀奇!秦广跃又把右脚提起,打算再次尝试。
后边就有人用鸟语说了一句什么,秦广跃反应过来了,他再停,后边的人说不定就要撞上来了。连忙站好,随着脚下的移动,往大圆盘上去了。
秦广跃移动到圆盘上,脚的路就不再动了。他往前走几步,找了一个略微靠后位置准备坐下。
坐下前,他还担心这椅子是湿的,特意用手在上边摸了摸,还好,干燥得很,不像是从水里边才升上来的。而且这椅子也不冰冷,而是温温的,像有人坐了刚刚起身时的温度。
这椅子,和脚下的圆盘似乎是一样的材质,看起来就是一体的。秦广跃还担心会不会硬得让人不舒服,谁知一坐下去,竟然是软的。是那种有一定支撑力,又有一定变形的那种软,坐在上边很舒服。
他刚刚摸的时候,并没有发觉这座椅是软的,所以他坐下后,又好奇的到处摸索起来。摸索了半天,他总结出来了,手只是放在上边,感觉不到任何变形,但如果你一用力,这座椅就会软下去一点。不论椅背、坐位、扶手,皆是如此。
稀奇、真是稀奇!秦广跃感叹。
在秦广跃后边,马克也感受了一番这条神奇的‘自移动道路’,这是马克临时给这条道路取的名。他很好奇这是怎么实现的,人站上去,就开始移动。这种移动,马克确认只有脚下的那一小块在动,就像船在水面上行驶一样,是在滑动着。
这盛世科技,还真是了不起,就这条路,马克觉得如果让他来研发,那可能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实现得了。
自动控制方面是一个难点,看前边那东方人的尝试,提起脚来并不会停止,但一有迈步的动作,就停止了。
而那种材料,要实现更是相当困难。看起来是一个整体的东西,但其实应该是极细小的分散部分构成的,这样才有可能一部分推开其他部分移动而让人丝毫感觉不到。
而且那一部分才移动,其他部分就立即移动过来把那一部分的位置填充了。
这种材料如何承重?它下边的动力系统又是怎么样的?它是如何驱动的?如何识别人的动作?……
仔细一想,太多问题了。这种材料太神奇,控制方法也很神奇。更难的是,动起来让人丝毫都查觉到有一部分在动。还有,这路是从水中升起来的。
马克想得直摇头,就这一条路,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科学家的心血才研发出来。就这短短的五六百米的道路,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来堆砌,才造得出来。
这样研发出一条路来,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作用。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噱头吧。马克如是想到。
到了路的尽头,马克也走了几步,找了一个位子坐下。这些座椅之间,相隔极远,行之间也就罢了,可列之间,也可以在有人坐着的情况下,轻松的走过一个胖子,至少空出了一个椅子的位置。
太不经济了,马克评价到。唯一的好处,应该只是每个人不用麻烦其他人,就可以坐到任何椅子上去。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