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征知道张泽和孔儒在疑惑些什么。既然三人已经走到了一起,贯征也就不再打算隐瞒一些事情。他呼了口气,说道:“你们可能不清楚,这间军火铺子已经存在几十年了。”
张泽和孔儒听到这句话,虽然知道贯征后面还有话,却依然忍不住打断,张泽惊讶地说:“这间铺子能在地上开着就很不容易了,怎么可能存在几十年?”接着,孔儒指着那把m21,不解地说:“这里如果有那么久的历史,怎么会在那个年代有一把m21放进来?”
贯征知道二人肯定会有这种反应,淡淡一笑,又郑重说道:“这间铺子的确存在很久,但不是说里面的东西都是老货,不然还怎么做生意?”想起刚刚魁梧男子邓沙的态度,贯征不由说道:“当然,可能他们也不想做生意。”
想了想,贯征继续说道:“这种铺子想要开下去,无非两点。一是同行不来惹事,第二就是警察甚至军方不来计较。能开这么一间铺子,这背后的人就算不是这行的老大,估计也不会差哪去。别说其他人来这惹事,他们不去动其他人的饭碗就是好的了。所以同行方面的威胁可以不作考虑。至于官方的态度,当年这行的一批人站队很成功,甚至得到了一些特权。现在你们该明白了吧?”
话说完,贯征并没有说明毕方的事情。但张泽和孔儒都是思维活泛的人,张泽猜测说道:“那批人里就有一个叫毕方的人?”
贯征点头表示张泽所言正确,但还是补充道:“毕方是一个代号,毕竟走这种路子都是要拿个名号在外面。”
名号一说,的确在一些行业里成为必要。一方面,道上行走的人互相警惕,名号告知对方,免了泄露真实身份的担忧。另一方面,能在道上把自己的名号打响,本身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了。若有纠纷,名号一报,双方知了底,势弱的赶紧道歉,就算双方比不出个上下,也能从名号上给出恭维对方的机会。你来我往,相互恭维一圈,也就化了干戈,说不定还能称兄道弟。
孔儒想到一个关键问题,开口问道:“既然如此,你承了毕方的称号,为什么还会弄到这种地步?”孔儒语气中带着歉意,毕竟说得很直接,可能会让贯征有些难堪。但这种时候,如果能多知道一些细节,在以后说不定会发挥些作用。
贯征虽然面容腼腆,但性格有着率性豪爽,并不在意孔儒的话语,认真回答道:“当初他们一行人都是小人物,在军方给出的特权面前,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人借着这点,在军火这行迅速发展了起来;有人顺势离开这行,去了商界政界。可还有很少的几个人,他们坚持不与官谋,还是按原来的方式做着小生意。”
说到后来,贯征的语调变得沉缓,张泽和孔儒也都明白了,上一位用着毕方称呼的人选择了放弃军方给出的特权,做着仍旧艰难的军火小生意。贯征叹了口气,又说了一句:“只是到了现在,那些选择坚持做原来生意的老人都死了,甚至可能只有我算是继承了师父那一份,还在做下去。”
可以想象,当初那些人都是这行的新手,他们年纪不大,却敢拼敢闯,想着靠自己这些人打下一片天地。结果好不容易有了腾飞的机会,他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于是一行人四分五裂。到如今,当初的风华青年也全部衰老,甚至死去。
但现在不是感叹英雄迟暮、江山换代的时候,只是没等张泽继续询问关于那次所谓的站队的事情,邓沙已经推门走回来。邓沙一扫起初的懒散,面容严峻,对着贯征说:“肥遗老大说你们可以拿到你们想要的东西。至于条件,你刚才也说了,来毕方这个名号来换。但这种东西也就对当年的老人来说有些怀念,所以我这还有一个选择给你们,和我比一场,赢了我,那些东西按平价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