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道:“不若作: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待她一首诗念完,鸦雀无声。
荣妃面色复杂地放下手中诗作,道:“林妹妹所作,果真与众不同。”
何止与众不同呢。
荣妃又扫前头宝玉所作三首,见“绿玉”时便心下有些失望。
竟都是比不得黛玉的!
这头众人也才方知,黛玉进府时,口中说的不过认了几个字罢了,怕是谦辞了。
宝玉这正经读书、学学问的,倒还多有不及。
荣妃将黛玉点作诗作之冠,而后才又叫探春录下诗传与外厢。
至此时,众人见黛玉的目光已有了些变化,直道这位林姑娘平日里倒是深藏不露呢。
黛玉倒是面上不显。
若是旁人夸了她,她该要忍不住喜意了。
只是荣妃不喜她,她都察觉出来了,于是荣妃再如何夸,也都不沾她身,不得她喜了。
这游完园,便有太监飞快进来,将锦册与花名单子递与荣妃。
荣妃只点了四出,《豪宴》、《乞巧》、《仙缘》、《离魂》。
随后便有贾蔷张罗起此事来。
黛玉难得见贾府里唱戏,心下倒来了几分兴致。
于是几人落座,只望着几个伶人扮演。
黛玉与宝钗坐在一处。
黛玉看得入迷,宝钗又不是个多话的,倒也看得愉快。
但另一边,史湘云挨着惜春坐下,身边便是灵月,灵月哪里肯放过她,便压低了声音问她:“史妹妹可看得懂?”
史湘云面色涨红,开口:“我如何看不懂?”
灵月突地又掩唇道:“倒是我错了,史妹妹自是看得懂的。那《离魂》出自《牡丹亭》,想来史妹妹常看这出戏呢。”
《牡丹亭》讲的乃是杜丽娘与柳梦梅抗争封建礼教,梦中相会,后又私下相会,之后更为爱身死,后又复活成亲的故事。
灵月突地这样提起,岂不是说她不懂廉耻,也违背礼教,总想着与宝玉私会么?
史湘云的面色霎地又红又白,她掐紧了指尖,想要怒骂,却又想着一旁还有荣妃,更有贾母、王夫人等人,哪里好丢了这个脸。
便只好生生忍了下来。
这头黛玉听了动静,便回头瞧了一眼。
这一瞧,便见史湘云叫灵月气得脸儿都红白一片了。
黛玉忍不住与宝钗笑出声来。
“这灵月,与史妹妹倒是可凑作一对儿‘好冤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