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密林深处,迷雾中。
祖孙三代人来到迷雾之中,少年在前,中年人在后面,静静的服侍着坐在石头上的老人。这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头发梳的非常的整齐,没有一丝的凌乱,深深下陷的眼窝里,有一双总是笑呵呵的眼睛,深邃明亮。
“三叔,你确定没有走错位置,根本就没有本家的村庄啊,你看,好大的雾气啊,三叔,三叔公,你们还是在这里休息一会吧,我去四处看一看,瞧瞧能不能有什么发现!”虎头虎脑的少年对后面两个人说道,
“元朗,不可乱跑,这可能是本家的村外阵法,乱跑只能深陷阵中,蛮力是不可能找到出路的!”中年人严肃的说道,
中年人一张生来严肃的长方形脸,面色黝黑,应该是经过风吹日晒的洗磨,两只眼睛也深深的陷了进去,同样的深邃明亮。右手拇指和食指,指尖相掐,嘴唇如同念着什么词语一样,微微而动,眼睛环顾着雾气四周,
半晌后,神情大变道:“叔叔,我怎么感觉是守山迷阵?!莫非今年的祭祖出现了一些问题!”
“嗯,你看的没错,是守山迷阵啊,一甲子了,都没用过的守山迷阵,终于又出现了,老祖啊,真乃神人也!”坐在石头上的老人,眼神深邃的追忆着,神色中竟然还有一点点的恐惧之意。
“啊,三叔,三叔公,这就是咱们本家的守山迷阵吗?我想起来了,在咱们家的密室里,我看过对这个阵法的记载!怪不得,你们看,这雾气这么古怪,不流不动的!”虎头虎脑的少年,神色向往的说道,双手四周的挥动,雾气却不会跟着飘动,如实质一般。
“嗯,是咱们本家的守山迷阵,只有遇到很大的危机,本家才会启动的阵法,别玩啦!元朗,保持警惕!”三叔呵斥道,
“是!”元朗听话的四处观察着,手握向腰间的部位,双腿摆出一种奇妙的姿势。
“朗儿啊,还记得家里那本书上是怎么写的吗?”三叔公和蔼的问道,
“记得,三叔公,我背书最好了,嘿嘿嘿!”元朗回答着老人,手却没有离开腰部,保持着警惕。
老人欣慰的看着一本正经的元朗,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朗儿啊,你感觉书上记载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老人继续问道,
“嗯?嗯?三叔公,书上其它内容都比较详细,只有这个守山迷阵,却只是记载了一点概况,一点图案,并没有记载阵法的详细内容,连最基本的口诀都没有啊!”元朗认真的想了想,回答老人道,
“朗儿啊,想不想学学,怎么从这个阵法走出去?”三叔公和蔼并且认真的说道,
旁边的三叔听到,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道:“叔叔,他......”
老人摆了摆双手,阻止了三叔想要说的话,微笑的示意三叔,放心。三叔见叔叔如此,就不再言语,走到两人外边,盘腿坐在地上,双手拇指和食指,指尖相掐,双眼更加的明亮,双耳不停地,左右微动。
“朗儿啊,过来,到叔公身边来,把你的铜盘拿出来吧,按照叔公教你的往下做!”老人在后面和蔼可亲的说道,
“好的,叔公!”元朗快步来到老人身边。
元朗从胸口的位置拿出一面铜盘,铜盘呈青绿色,巴掌大小,看上去古朴雅致,整面铜盘由三层组成,上面第一层密密麻麻的刻着古代文字,第二层刻着五行图案,第三层刻着八卦符号,铜盘最中间,一颗透明的珠子镶嵌之中。
元朗端正的把铜盘置于左手、手掌掌心之上,右手拇指和食指相掐,神情专注的注视在铜盘之上,
三叔公的声音响起:“风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