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的将领们很是兴奋,没想到****这么容易打退,有人建议,立即修复被炸开的城墙。杜雨明冷静的摇摇头,反问道:“如果****再来攻击。再厚的城墙能挡住重型炮弹吗?还是别费事了,现在不是大刀、长矛、弓箭的时代,城墙是没有用的,还是放敌人进城,让他们在我军立体交叉式的严密火网前寸步难行、头破血流,只要忍受不了这样的火力打击,林虎不退还能怎么办!”
有人赶紧吹捧说:“林虎毕竟是黄埔四期的学弟,怎么能斗过一期的大师哥呢!我看,林虎早晚还是夹着尾巴溜回去吧!”
杜雨明是一个很有理智的人,他不会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心里很清楚。这只是残酷战斗的开始,****初战受挫,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卷土重来的,并且再次攻击时,一定会更加猛烈,更加残酷、更加凶险!
为此杜雨明接连下达命令:
一,各军在各自防区内立即加固工事,不仅是被摧毁、损坏的要重新休整,即使完好的也要进行二次改造,并普遍提高防御标准,钢筋水泥建造的堡垒和明暗火力点要占全部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二,大量囤积粮食、弹药及各种战略物资,做长期固守准备,同时加大后援力度,锦州与葫芦岛之间的铁路抓紧铺设复线,以加强运力。
三,锦州各军、师迅速进行休整补充,尽快补足兵员之缺额,各级机关减少勤杂人员,一律充实一线部队,保证作战连队的齐装满员。
四,新调入锦州的五十三军驻防锦州西城,作为全军预备队。
通过几次作战,锦州各军的军长及大部高级军官,都比较认同杜雨明的指挥,所以对他的命令,都能积极认真的执行,一时间,锦州城里人喊马叫,热闹起来……
林虎回到指挥部,立即召开一次高级军事会议,各集团军、各军的首长悉数参加。在会上除了传达中央对锦州作战的意见外,还明确了方面军各首长的分工:林虎负责全盘战略的部署;罗荣负责搞好后勤和政治思想;刘亚飞负责具体战术的总结和研究。
明确要求,各级指挥员要深入部队一线,调查最实际的问题,摸准最要害的事项。同时要求各机关、各行政单位要精简机构和人员,选调有经验的、年轻的人员下到一线作战连队,保证一线部队充实和强有力的指挥。最后,林虎拿出一份国民党报纸,指着上面的大字标题,激励所有人员,要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化屈辱为动力,认真分析原因,总结失败教训,确保在下次进攻时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令下如山,集结在锦州城外的各攻城集团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整军运动。无论是军长、师长、团长还是连、排干部,即使是普通一兵都在废寝忘食的讨论、研究、分析作战方法,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要在下一步作战时少流血,蛮干瞎打是不行的,必须讲究科学、讲究方法。
林虎整天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盯着地图,冥思苦想……
罗荣则到处下部队、走基层,搞调查研究,与各级指挥员促膝谈心……
刘亚飞是一个做事极其认真又干脆麻利的人,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仅用三天时间,就风风火火的跑遍了几乎所有的一线部队,每到一处,他都深入到作战连队,与连、排干部座谈,甚至直接走到战士中间,仔细向大家询问战斗的情况,他一般主要问四个问题:
1:战斗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2:我军在战前准备是有哪些不足?因此导致了什么后果?
3:战斗中我军对火力的使用、相互间的配合有哪些问题?
4:说说你对破解敌人严密防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