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以西百里的千岛湖,乃是一处人间胜景,千余大小不一的碧岛,在绿波深潭之中星罗棋布,每年前来游览观摩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渐渐便有诗人定居于此,每日舞文弄墨,吟诗诵月,不时便有不朽诗篇流传于世,久而久之,千岛湖声名大噪,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争相前来一睹千岛风姿。然而,致胜的风光,往往伴随着无法预计的危险,千岛湖水路繁杂,每年沉于当中的来往船只亦不在少数,不过,缘故并不是千岛湖底乱石林立,而是因为屡禁不止的水匪,纷繁复杂的水路,催动了水匪的滋生,同样是因为水路繁杂,官军围剿也就极为困难。水匪是个没本钱的买卖,不必为了几两税银而哭天抢地,也不会今日打不到鱼,明日就会饿肚子,渐渐的,千岛湖附近的良善渔民也加入了水匪的行列,当然,这些良民懂得不可尽渔的道理,约定只劫财,不劫命,这是水匪之间默认的准则,所以,被劫的倒霉蛋总是得以平安返家。到了后来,不少游人富商竟在出发前就备好了金银,沿途分与众多水匪,只为一观千岛风光。久而久之,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简单的贴了张警示告示便算了了此事。
然而做水匪的不总是只有良民,安氏反叛,乱世纷争,不少逃兵溃师流落到千岛湖,这些本就是鱼肉百姓惯了的兵痞,哪里管什么约定俗成的规矩,过往客商,男的杀,女的抓,小孩儿投入湖中喂了鱼,原本在这定居的不少文人雅士也频受惊扰,原本还算宁静的千岛湖,没过多久便乌烟瘴气,这可气坏了当地的一位侠女,她叫刘翠花。
侠女本是渔女,爱慕着一位隐居于千岛湖中的金刀侠客,金刀侠客也喜欢这个出淤泥不染的女孩儿,没事儿便给刘翠花讲名人轶事,讲为人处事,还教授女孩儿武功。然而世事无奈,金刀侠客旧伤复发而亡,皆因无钱,大夫不医。刘翠花一怒之下,也走上了水匪一途,拿着侠客留给她的一柄锈迹斑驳的金色长刀,一个鱼篓,这便是刘翠花的全部。每每劫夺过往商客,她总是将得手的钱财再分出三分之一,还给苦主。好让人家有盘缠归家,因为她记得,金刀侠客曾教导过自己,盗亦有道。久而久之,刘翠花在水匪各寨中颇有名望。恰逢兵痞乱湖,激起众多水匪的怨恨,刘翠花提金刀,孤身一人杀入兵痞聚集的贼寨,身中刀十余处,最终却手刃贼首,自此,千岛湖三千水匪,无一不佩服刘翠花的勇敢与为人,遂拥她为尊,刘翠花念念不忘过世侠客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潜龙勿用”便创“潜龙寨”。虽然她也不知‘潜龙’为何意,但是她就是想叫这个名字。
就这样,侠女刘翠花,便成了寨主刘翠花,翠花坚信侠客所说的都是真理,就冲那句盗亦有道,她与寨中水匪约法三章,第一,不枉杀性命,第二,劫富济贫,第三,尊待千岛湖中的名人墨客。没过多久,潜龙寨的威名,便传扬开来,刘翠花为人豪爽,不拘一格,虽身为女子,做事却不逊于男子,安贼小股叛军攻至千岛湖,刘翠花率三千水匪击之,大破叛军,官府震惊,随后竟按时送来礼钱,意与潜龙寨交好。
然而今天的刘翠花却是极为纠结,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
今日,一艘装点的颇为华贵的船驶进了潜龙寨的地盘,潜龙寨的水匪们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在禀告过刘翠花之后,刘翠花点了二十人,然而,只是片刻,便有一人负伤仓皇而返,一问之下,翠花震惊,去了的二十人,竟眨眼被杀了十九,这个活着逃回来的,也是受伤极重,活着的水匪还带来一个令刘翠花气愤无比的消息,他看清船舱中绑着一人,还是一女子,所以动手杀人的应是什么江洋大盗。
潜龙寨声势在外,还鲜有人会反抗至此,更兼绑架女子,简直岂有此理,翠花一怒之下,率三千水匪,百余快船,将这艘船团团围住,翠花本以为船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