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先念了一句,荣筝忙提笔在雪浪纸上记下了。端惠郡主笑赞:“你写的字我就很喜欢,听说你没练几年就有这样的功夫了。实在是可贵。”
荣筝谦虚道:“还差得很远呢,连自己的风格都还没有。”
吕老夫人坐在檐下听女伶弹琵琶,见这些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在一起当真有趣。不免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景。吕家也有个整齐有致的花园,那时候姐姐妹妹的也常今天赏个花,明天赏个月,冬天赏个雪。知晓琴棋书画的不少,席面很是别致。她粗通文墨,自然也不敢吟诗作赋,却极喜欢张罗这些。家里姐妹们组建了个诗社,她也去应了个名。
人渐渐的老了,回想起年轻时的模样,总觉得光阴太过迅速。以前的那些老姐妹如今在世的却不多了。
吕老夫人后来竟然也题了一句在上面,端惠赞叹道:“老夫人宝刀未老,心中尚有佳句。”
吕老夫人笑道:“不服老是不行了。”
总共联了六十八句,荣筝也吟了两句在上面。数句子的时候,就赵绣茹最多,才女的名号绝非虚名。
端惠郡主还给前三名奖励,赵绣茹才思敏捷,奖励也比别人多一倍。
赵绣茹欢喜道:“倒偏了郡主的好东西了。”
端惠道:“这是你该得的。以后有空了常来我们山庄玩。”
赵绣茹连声答应。
送走这些女孩子们,荣筝有些疲惫。端惠忙让她去休息。
荣筝留了荣筱多住两日,杜氏很乐意女儿和荣筝亲近,因此什么也没有说。
荣筝进花厅的时候见荣筱正和紫苏说话,荣筝见了紫苏忙问:“你回来了,你娘的病怎样呢?”
紫苏含笑答道:“有劳奶奶关心,已经好多了。”
荣筝点头说:“那就好,你回来了,我也好放如意她回去。你们轮流着休息吧。”
紫苏答应着。
夜里荣筝让荣筱和她睡一处。
荣筱很少与人同床,不免有些兴奋,两人在被窝里说着悄悄话。
“白天你忙,人也多,我也不好和你多说话。现在总算好了。”
荣筝道:“你多住几天,说个痛快。”
荣筱笑道:“好,我在家里也闷啊。母亲总是让我跟着她学管账,天天看账本脑袋都看晕了,正好遇上这样的机会我当然得潇洒几天。我瞧着你们郡主很随和,我就放心了。”
荣筝忙问:“难道你还怕她不成?”
“倒不是怕,只是人家是金枝玉叶,和这样的人相处难免有些碍手碍脚的,有压力。”
荣筝宽慰她:“没事的,郡主她十分的亲和,把她当成自家姐妹就好了。”
两人叽叽咕咕的,随便乱聊一通。后来不自禁的说道了京城里的那对堂姐,对荣笛没怎么提,荣筝和荣筱说起了荣筠。
“大姐这里才进了份位,可是才人还是不够看。玉明殿的主位那个人不好相处,人家娘家背景雄厚,听说时常给我们大姐脸色看。个性有些跋扈,不大好相与。苦了我们大姐在里面支撑着。”
荣筱听后感叹:“之前家里人还感叹大姐的福气好,能入宫享荣华富贵。可宫中的生活太沉闷了。后妃又那么多,时不时的还有新人进来。两年就是一大选。女人有多少的光阴可以蹉跎。要是大姐能怀个龙种,将来有个依傍就好了。”
“大姐并不怎么得宠,想要怀上龙种只怕不易。”
荣筝想到了前世大姐因为公主的早逝打击过大,最后抑郁而终。今生若没有诞下公主的话,说不定还能活得长一些。
对于荣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