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筝的头,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如今想起这一幕,荣筝心里不大好受。
她回来把父亲给的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几张银票,有十、二十的数。加起来总共有一百两。对于父亲的细心和大方,她表示很感谢。
“钱你帮我收起来,回头需用的时候也好方便。”荣筝将匣子交给了紫苏。
荣江翻了黄历,选了个适宜出行的日子。马氏把酒席定在了三天后,因为荣江的坚持,不准大操大办,所以只有七桌的宾客。地点依旧选在嘉荫堂。
马氏请了娘家人,也给齐家下了帖子。因为天气热,吕老夫人不想出门,只有申二太太和任三太太两位舅母答应来。
荣江听说后,嗔怪马氏做事不妥当。
“岳母她老人家一把年纪了,哪里有让她动身来和我一个晚辈送行的道理,我会带了筝姐儿去辞行的。”
马氏怏怏的想,在你心中只有齐家是岳家,马家就不是岳家呢?
隔日,荣江便带了荣筝回了一趟齐家。
“你这一去还不知如何,年下考绩可照样要保持优才成。你大舅兄在南京,有事找他不过就一句话的事。”
荣江和大舅兄早些时候因为政见不一,不怎么能谈到一起,不过这里岳母发了话,他只有应的份。
吕老夫人又看了眼荣筝,说道:“我现在就这么一个外孙女,让马氏帮忙看着是有些不放心。要不让她长期呆在我身边。”
荣江有些为难道:“筝姐儿大了,也该跟着她母亲学学怎么当家,再加上老太太您年纪大了,她又顽皮,怕给老太太添麻烦。”
吕老夫人笑道:“以前这话也妥当,只是这里我瞧着筝姐儿还算稳重。得了,你的女儿,你爱怎么就怎么吧。我老了,有些事也不想操心了。在外面万般好,可也要惦记着家里。不管做什么,要对得起你们荣家的名声。”
荣江连连称是。
吕老夫人对于这个唯一的女婿还算满意,随便交代了两句,别的也不多问。
当初唯一的女儿先去,过不多久马氏就进了门,吕老夫人还一度担心荣筝在家受后母的磋磨。也怕马氏很快生下儿子,在荣家站稳了脚对荣筝排挤。所幸马氏生的也是个女儿,就是马氏后面再养了儿子,年龄差了不少,那时候荣筝也出嫁了,与她没有多大的关系。
“筝姐儿,得空了就来看看我。我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这里你二姐已有了日子,你三姐又是个淘气的。欢姐儿是个老实人,虹姐儿年纪又还小。你舅母们家事多,也没什么功夫来搭理我这个孤老婆子,所以你有空就来陪我说说话。”
荣筝鼻子泛酸,强颜欢笑道:“姥姥,您一定会长命百岁,健康长寿的。外孙女一有空就会来看望您。您可一定要保重啊。”
很快的,就到了给荣江饯行这一天。齐家两位舅母是最先到的,一同来的还有蕴霞和蕴欢两姐妹。
而马氏指派了荣筝负责招呼齐家人,荣筝也不推托。
申二太太之所以愿意来这一趟,私下里是想看看荣筱,想要和杜氏来往来往。若是妥当的话,把荣筱给定下来。
所以当申二太太见到杜氏的时候,比对马氏还热情,热络的挽了她的胳膊,亲切的说道:“三弟妹许久不见,倒还是老样子。”申二太太一如既往的跟着以前齐氏的称呼。
杜氏不明申二太太的用意,不过别人主动向她示好,她是不会拒绝的。
“二舅母也还健旺。今天怎么不见齐老太太呢?”
“老人家怕热,不愿意出门呢。”
“你们家二姑娘怎么不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