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战辽东 > 第三百三十章 升天啦!

第三百三十章 升天啦!(1 / 2)

“布料用的是最细密的松江布,针线也是选得手最巧的人,再不用担心针脚不够密,”夏老太太翻着已经做好了的“气球”给楚凡看,“照你的吩咐,每根缝上都结结实实贴上了布条。”

被服组做出来的东西,楚凡还是很放心的——这个时代的女性,比拼得最多的,可不就是针线活儿嘛,而牛岛针线活儿最好的女人们都集中在了被服组。

不过事关性命,楚凡还是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热气球正是那天在船上颜如雪逼着楚凡想出来的东西——想要到天上逛一逛,以十七世纪的技术水平,也只能试试热气球了。

当然,楚凡弄热气球可不是仅仅为了讨颜如雪的欢心,这东西在军事上的用处太大了!

金刚石,也就是钻石,楚凡老早就通过六大家买了一些囤积起来,就是为了磨制镜片;而佛朗西斯在玻璃岛时多少了解一些镜片磨制的方法,如今在楚凡的指点下琢磨了一段时间后,已经能磨制出合格的玻璃镜片了——第一具自产的千里镜出来的当天,楚凡就给威尼斯人下了一张50具的订单!

可光有千里镜楚凡觉得还不够,如果观察点能上升个百米左右,那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在陆地上,复辽军的警戒范围一下子就能扩大十几倍!海上甚至可达方圆几十里远!

所以热气球必须造出来!

但这玩意儿对做工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这个时代的气密性实在太难保证,仅仅靠针缝楚凡心底完全没谱儿,若是等到上了天才发现漏气的话,那可就真是拿人命当儿戏了!

细细检查了一遍,楚凡觉得气密性应该可以了,他打算马上套上绳索试一试了。

“绳子?要多粗的绳子呢?”夏老太太面相很慈祥,她是个非常把细的人,将可以选用的绳索全摆到了楚凡面前。

棕绳、麻绳、棉绳足足有十来种——最粗的棕绳一般是在船上用,韧性非常好;麻绳粗细不一,平常都是用来绑木头的,也还不错。

不过这两种绳子都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太重了——楚凡准备用钢炭来做燃料,本身就比后世的柴油热值小,若是热气球自重太重的话,他很担心会飞不起来。

最后就剩棉绳了,楚凡选了半天,选了一种筷子粗细的棉绳,请夏老太太编成一尺见方的棉网兜,把气球罩在里面。

编好棉网兜后,楚凡又把早已准备好的藤筐挂在了棉网兜的下面——因为是实验性质,能轻便就轻便,所以藤筐不是很大,直径1.5米,深也是1.5米;藤筐上缘横了一根木条,上面绑着个薄铁皮做的火盆,里面装满了钢炭,距离热气球下面的口子大约30厘米。

看了看天气不错,楚凡决定马上试一试热气球。

点燃钢炭后,楚凡和豆豆两人把热气球底部的口儿抬起来对准了火盆,滚滚的热浪立刻让柔软的松江布荡漾起来;渐渐地,热气球越来越鼓,最后终于不用手掌着都能直立起来了——藤筐本来就是用四根绳子拴在地上的,倒不怕它飞了。

松开手后,楚凡剪了一截30米左右的麻绳,系在藤筐的底部十字木梁的交汇点上,并把另一头牢牢栓在了预先埋下的石桩上。

他事先并没有告诉大家,这个气球是干什么用的,所以不管是豆豆的卫队也好,还是被服组的那些女工也好,都不知道他在干嘛,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像看变魔术一般看着他施为,直到楚凡再次跨进了藤筐准备关门的时候,豆豆才反应过来,一个箭步冲上前来,坚持要求要跟他一起进藤筐。

楚凡拗不过他,只得开了门让他上来试了试,发现藤筐几乎没下沉,这才吩咐其他卫队队员把那四根绳子解开。

最新小说: 战国生存指南 谍战:红色掌柜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万历明君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帝秦设计师 女穿之大理皇朝 早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