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瑟瑟,静夜凄凄,残月孤星,黯然神伤。
独立山巅,独倚壁岩,回首往事,心伤魂断。
揪心的痛,撕扯着一颗孤独的灵魂,彻骨的恨,烙印在每一寸血肉中,日夜搅扰,锥心蚀骨,寝食难安……
天亮的那一刻,聂天翊离开山谷,踏上生死未卜的复仇之路,白衣女吹着玉箫为他送行,轻缓而凄伤的箫音飘飘渺渺,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直入人心扉最深、最柔软处。
聂天翊浑身一震,整个人愣在原地,眼中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与不敢置信。他知道白衣女会用玉箫吹奏一曲为他送行,本以为会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曲,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曲。他霍然转身,望着白衣女,只见她已经摘下蒙在脸上的面纱,玉箫横在唇边,正全心全意的演奏着。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这是诗经小雅传诵千古的《采薇》篇,全篇分为六章,前三章写的是离家远征士卒久戍在外的苦痛,接着两章诉说军中情况,末章叙述归途的苦况。
这四句是诗篇起始的四句,薇的俗名叫巢菜,惟初生时可食,四句的意思是不断的采摘薇菜,薇菜不断生长,征人不断的想着回家,可是一年转瞬过去,仍未有归家之期。
箫音千缠百转,但来来回回都是这四句,深深的表明白衣女心中的眷恋与不舍。她那清丽绝伦的容颜让日月都黯然失色,此刻满挂着泪痕,美目凄迷,神情凄美的令人心碎。
聂天翊心中如遭雷击,白衣女的箫音中透着深深的厌战情绪,如一道惊雷,响彻在他耳边、脑海和心头,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她会以绝世之资,在妙龄之年,却甘愿独居深山,过着与世隔绝的清苦生活。
她凄美忧伤的神情更是如一把利剑,重重的刺在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他差点要放弃报仇的念头,与她隐居山林,共度一生。
忧伤的箫音凄凄缓缓,哀哀戚戚,绵绵不绝,在幽谷中来回飘扬、回荡。聂天翊的心里也陷入了两难,不知该如何抉择?他不知道应该去报仇,还是应该放弃报仇。
如果他放弃报仇,无疑可以获得白衣女的真心,从此与她长相厮守,白头偕老。能够执她之手,与她偕老,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但如果真的这样选择,虽然得到了爱情,却是置陆正山和陆夫人的恩情于不顾,那是忘恩负义,他的后半生必定会陷入深深的自责、愧疚、痛苦中,永远都不会快乐。
如果他选择去报仇,那就等于放弃白衣女,好不容易等到她倾吐真情,表明心迹,若是放弃了,日后想要挽回,那是千难万难,以她的性子,几乎是不可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他心里,须臾不曾忘记,此生没有了她,便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纵然活着,也不会快活,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
他想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不负白衣女的真情,又可以为陆正山和陆夫人报仇,可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上并不存在完美,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一曲既终,聂天翊终于下定了决心,选择了复仇。陆正山和陆夫人不仅待他极好,更为了掩护他们离去,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他们报仇,那是他应该做的,是他的义务,更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义不容辞。
他硬起心肠,对白衣女道:“陆伯伯和陆伯母待我恩重如山,可他们却因褚楚刀惨死,家破人亡,此仇天高海深,不可不报。”说到这里,他低下头,声音也渐渐低下去,低声道:“你是天上的明月,是雪山之巅清冷高贵的雪莲花,惊艳高不可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