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当他看到他的建议又心动了,又想到现在的华北日军的确兵力不足,一旦开战也不敢说确保胜利,自己也没有准备好,干脆等下一次再说,反正打仗的借口随时都可以找到。想罢近卫文麿便总结道“我们必须以皇军勇士的性命为重,先以谈判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再谈下一步不迟。”
于是日本内阁也对但第二天陆相杉山元以及参谋本部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和第三课长武藤章便又再次拜访近卫文麿,提出陆军希望增兵华北并且对29军以教训的想法,同时带来了关东军、朝鲜军以及华北驻屯军的求战电文,并且提出“支那自西安事变以来,原来的内战局面已经结束。如今红白合作,万众一心。在外交上与英、美、德、苏的关系日益增进,在对日战备方面,也正在抓紧进行,因此应在支那作好准备之前发动对支战争,且关东军、朝鲜军目前已作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如果作罢恐怕以后仗会越来越难打。并且此次皇军蒙羞,恐怕天皇陛下第一个要迁怒的就是阁下您了。”
近卫文麿才刚刚组阁不过一个月,仗有多难打,会死多少人他不管。你要他现在下台不是要他的命么。顿时改变心意决定扩大战争。立刻于11日再次召开五相内阁会议。
7月11日中午11点
日本五相会议正式召开,当听到近卫文麿突然变卦决定要扩大战事时,外相、陆相自然是欢欣鼓舞,但米内光政却表示反对,米内光政反对倒不是因为他是个和平使者,而是他是和陆军普遍的亲德不一样,他是一个亲英美派,因此他认为如果扩大战争必将影响和英美的关系。
陆相杉山元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志得意满笑道“为了更好的作战,我们陆军希望海军在天津协助我们陆军作战。”
米内光政仿佛是神经反射一样说道“舰队是用来保卫国家的,不是随便拿来打仗玩的。我们海军可不像某些马路”
杉山元又有想拿杯子砸这个讨厌的海军脸的冲动了。
最后还是近卫文麿打圆场说道“好了,大家不要再争论了,我建议表决通过,派遣3个师团和18个飞行中队前往华北准备参战。”
除了米内光政不说话以外,另外四人都表示通过。
15点
近卫文麿召开内阁会议,表决通过了对华扩大作战决议。
16点
近卫文麿拜见天皇,天皇当场批准了对华增兵决议。
17点
伏见宫军令部总长拜见天皇请求批准派遣海军配合作战,天皇当场批准。
18点
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向华增兵的政府声明》。
18时35分
参谋总长发出临参命第56号,命令关东军司令官将管辖的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及空军集团之一部(侦察、战斗、轰炸机各两个中队),火速派往华北,接受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指挥。其中酒井镐次的第一旅团更是兴奋的连夜出发,直扑北平而去。
20时40分
日本军部以临参命第57号下达第20师团,令该师团务须迅速到达华北,编入中国驻屯军序列。
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日本政府从不扩大作战华丽大变身到扩大战争,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派遣了军队,这样的惊人速度清楚的告诉了所有人全面侵华不仅仅是一两个军官、高层的想法,而是当时所有军政官员的想法,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得东方战场的战火用最短的速度燃烧了起来。
无比讽刺的是近卫内阁确定扩大对华作战的同时,松井太久郎也与秦德纯签订了停战协定。
1937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