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那些想法抛之脑后,重赏了甘辉、施琅、蓝澄等将士。
嘉奖完,郑成功看着手下的将领说道,“嗯,既然不是鞑子,想必没有多少忠心可言,你们抓紧时间劝降他们,增强我们的实力。”
“是!”甘辉、施琅等人齐声喝到。
过问完军事,郑成功转头问张进,“逸明,现在同安城的情况怎么样,百姓的反应如何?”
张进沉声说道,“禀大将军,我军进程后纪律严明,再加上有宪兵队巡逻,百姓没有受到骚扰,同安城内秩序良好。相信很快就能令同安百姓归心的。”
“嗯,很好。张进,现在我委任你为同安守备,尽快安抚好同安的百姓,恢复秩序。”
“是,大将军!卑职一定会尽心职守的!”张进忙拱手喝到。
现在自己手下文官就小猫几只,曾樱年纪大,辈分高,留在金门处理政务。路振飞要治理海澄。
郑泰要处理贸易,筹备军粮。冯澄世在组建火器坊。
没人走的开。郑成功只好自己亲自上阵处理同安事务了。
清军跑的快,府衙内的文献基本上都没有被破坏。看着那满满的文献资料,郑成功就是一阵头痛。
在几个新招聘的绍兴师爷协助下,郑成功近几日都在翻看同安县户口,了解同安到底有多少户人家?青壮劳动人口有多少?
抽调多少青壮才能在保证地盘的安稳的同时做好农工商的发展?
同时出榜安民,开仓放粮,维护地面,推选属官,召见同安周边的乡镇官吏,
劝说因为战乱躲到深山中的百姓回来,给贫农分发无主的田地,组织春播。
农时不等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不按时耕收,这块地就白白荒芜了。
同安县虽然不是产粮大县,但比金门这个小岛屿却是高出许多。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要重视。
为了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和军队,同时还要养活官兵家属,需要巨额的银钱、粮食、木材、铜铁和火药等物资。
为了这些军饷粮草,郑成功伤透了脑筋。
现在郑成功的地盘仅限于金门等几个岛屿以及和小片滨海地区,仅靠这几个小地方根本支持不了郑成功日益扩充的军队。
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外贸易!
之前东南各省基本上已被清军占领,对外贸易只能是秘密走私方式进行,把内地的出口物资通过秘密渠道运往海外,取得巨额利润。
有了海澄和同安后,走私贸易也更加方便,规模也更加大了。
一连几天,郑成功在忙的混天暗地时,张大山进来禀报说,“大将军,卢若腾带人前来求见。”
郑成功一听深得百姓爱戴,素有“卢菩萨”之称的南明兵部尚书、浙江巡抚的卢若腾要来见自己。
郑成功疑惑不已,他不是在厦门郑彩那边吗,来干什么?
为了不怠慢卢若腾,郑成功忙跑出大门去迎接。
遥遥地看到卢若腾等人,郑成功上前拱手施礼、言辞诚恳地说道:“不知众位前来,明严有失远迎,还请诸位见谅!”
来投靠的三人看到郑成功如此大礼,忙避开不受。
卢若腾急忙说道:“我等没有提前告知,就贸然前来,是我等之过错,该请国姓爷见谅才是。”
郑成功回答说,“诸位乃贤士,肯前来相见,是明俨是福气,又岂会责怪。外面风寒,诸位快快随明俨进屋。”
对于郑成功热情的礼待,卢若腾还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