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唐周国公 > 第二百二十章 众人结局

第二百二十章 众人结局(1 / 2)

至于当年武则天立后的成败,想来也不用多说些什么,既然今日贺兰敏之还能够安然的坐在马车之上,自然是毫无悬念。作为一个穿越者,不得不说,贺兰敏之挥动着小翅膀确实是引起了不小的蝴蝶效应。

最大的一个变数恐怕就是长孙无忌了,一直到了最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场斗争中长孙无忌竟然没有拿出他应该有的实力来,甚至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在后退,一步一步的后退。

开始是他那么坚定的支持皇后丝毫都不动摇,后来他的态度也丝毫都没有改变,然而在朝中的明眼人就没一个看不出来的,当朝太尉并没有出尽全力保皇后,甚至对于平日里关系最好的褚遂良,他都没有保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用力气去保。

贺兰敏之不知道原因,但是这场斗争却也同样不是很容易。褚遂良,韩瑗,来济,山东士族一个接一个的起来。尤其是褚遂良,当场指着李治的鼻子骂了一次又一次,若不是最后被人抓住他自身的把柄,还真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从他买轿子的那一天开始,贺兰敏之就紧紧的盯着他。对于他侵占民田,公然敛财,为家族图谋势力这些事情看得是一清二楚。有些事情褚遂良做的很隐蔽,有些事情却做的相当大胆。总之这些所有的东西整理好,最后由御史的手中呈上去,在朝中他就一败涂地了。

李治当天勃然大怒,对于褚遂良一再贬谪,致他死都没有消气。

而褚遂良一走,长孙无忌又不出全力,凭着韩瑗来济肯定是干不过李治的,再加上从幕后走出来的李绩那一句陛下家事,何需过问他人。宣告着皇后一党彻底土崩瓦解。皇后王氏,淑妃萧氏,均未得到好下场。借着皇后谋害安定公主的名义,李治一举拔出了盘踞在李氏龙兴之地数百年的太原王家。还有山东士族之中比较强盛的兰陵萧家。震慑的山东士族三缄其口,在朝中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了。

而长孙无忌的隐退,使关陇士族一下子也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但是已经消沉了十数年的弘农杨家因为在最后关头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武则天的身后,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杨思训取代许敬宗成了新一任的礼部尚书,杨家气势一时无两。

就在显庆四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韩瑗,来济,和已故的褚遂良,以及朝中重大臣谋反案成功。

在当今圣上的舅舅,先皇后的兄长,先帝依赖一生的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最后一次入宫和李治谈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李治亲自下旨,三省签署意见。长孙无忌,韩瑗,来济贬谪出京。几月之后,长孙无忌自缢而死宣告着李治的完全胜利。

同时也宣告着李世民时代的完全终结。从辅助李世民的第一天起,长孙无忌一生如他所言纵横捭阖,没有丝毫遗憾。已经做到了人臣的巅峰之位,享受了这个世界上应该享受的所有的东西。到了李治时代,从他把持朝政的第一天起,就应该会料到有这一天。

在长孙无忌死后,武则天大行封赏。李义府进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由中书舍人一下子进位到宰相,恐怕是大唐有史以来进位最快的人之一了。许敬宗由尚书省礼部尚书,升任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完成了他奋斗一生的最终极目标,成为了大唐的宰相。至于其他人,杨思训由观国公爵位无实职的情况下,任大唐礼部尚书。刘祥道,升任刑部尚书。门下省的长官没有用这帮人,李治提了一个成名已久的名臣,许囿师。老头儿今年比许敬宗岁数还要大,出来任职也就是充当一个体面的角色而已,实际上已经难以料理政事了。恐怕用不了不多久就会死去了。

李绩虽然最后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实在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他自然是想做回三公之一的太尉,而不是如今这

最新小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大明:家妻上将军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异域之星球领主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千秋之改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明渣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