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新大明 > 第6章 除夕晚宴(中)

第6章 除夕晚宴(中)(2 / 3)

只会觉得自家府里的少爷、小姐真真都是大才,传扬出去那是多好的名声。

杨羽见杨轩朝他这边看来,定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是知道题目的,但却没有说,故讪讪的对杨轩一笑,以示歉意。

杨羽在宴宴开始的时候是真的紧张。虽然提前知道题目,但是他的母亲刘贞并没有给他代作。他只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终是在五日内雕琢出了一篇。但,他对自己的这首“诗”的信心很是不足。

杨轩对杨羽报以微笑,他相信杨羽之所以对他隐瞒,一定是刘贞嘱咐的,毕竟杨羽才五岁,一个小屁孩能懂什么。除非杨羽也是个穿越者。

对于刘贞的小心谨慎杨轩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泄题这东西是没法拿到台面上来的说的,大家之间形成默契就好,正应了那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刘贞在今晚的酒宴前还从未与自己谋过面,当然不会讲题目泄露给自己。

就在这时,条桌边上伺候的一个丫鬟惊喜的叫道:“二少爷写好了!”

杨轩低着头,心中呵呵,大圆脸这速度,真是赶上曹植曹子建了。

除了杨源,其余各人却也是一个都没有写好,其实就算能写快了也要放慢速度,生在侯府里这么多年,众人都不是傻子,都是有点自己的心计,之前杨轩的那句话其实很合众人的心思:今晚可不能抢了杨源的风头,这种事儿自然都是心领神会的。

不管他人,杨轩琢磨着该写首什么诗。他酷爱文史类书籍,虽说论语都背不全,但唐诗宋词却是大都了然于心,但身在明朝却是不能抄的。

真让他作诗,也不擅长。难道写类似:“春风吹,阳光照,运动场上真热闹;春风吹,阳光照,运动场上真热闹”的打油诗?他会沦为侯府的笑柄的。好歹前世已经三十多岁了,若是被这么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屁孩嘲笑,那他还真是会受不了的。

杨轩现在一点都不想出名,低调才是他的基本原则。但除了好名声,坏名声也是会让他出名的。他现在是好名声和坏名声都不想要。

抄纳兰容若等清朝著名诗人的诗词绝对不可行,那会抢了杨源的风头,如果发生了这种事,杨思德的心思岂不是全白费了,杨轩会捞不着好的。

这时众少爷、小姐在杨源之后也都如曹子建附体般快速的完成了自己的诗作。

旁边的杨春正在将她写好的诗词纸张放在前来收取的托盘上,而后由丫鬟带回放到杨思德前方的条桌上。杨春顺带看了杨轩的纸面,不禁讥笑道:“你这是无字天书吗?刚刚还敢大言不惭,当真好笑。”

杨轩一脸的无语,他什么时候大言不惭了。却是没有理会杨春的嘲讽,心中已是有了计较。

唐宋的励志诗词有很多,杨轩选了一首北宋李清照的《绝句》,最后在结尾又写了四句:自幼顽劣,不曾进学,前人诗句,轩自奉上。

放下毛笔,而后将纸放在旁边已等候多时的丫鬟的托盘中。杨轩是最后一个写完的,此时众人却是无人关心注意他,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正在看诗点评的杨思德的身上。

杨思德正在评诗。虽说已是年过四十却只混得一个童生,但其在诗词上的眼光还是有的。这是这个时代读书人几乎都具备的基本文学素养。

杨思德拿着手里几张诗稿,捻须笑着翻看着,看一首点评一首。他手上诗作的顺序由上至下:杨羽、杨春、杨霖、杨蕙、杨欣、云如雪、杨源。因为杨源是第一个交卷的,故其大作在最下面。

杨轩交卷时,杨思德正在点评杨羽的诗,捻须摇着头道:“羽儿这首倒是工整,韵脚也到位,但意境终究是差了些。”

回到圆桌座

最新小说: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女穿之大理皇朝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谍战:红色掌柜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早安大明 将北伐进行到底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帝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