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英雄本色 > 第37章 反摩擦

第37章 反摩擦(1 / 6)

大草滩镇。

一伙晋绥军军官正在集会。

一个满口山西音的军官正在满怀义愤的大声嚷嚷:“绥西的地界一直是咱们的地盘,咱们山西人走西口的老商道。虽说现在那里有日本人,可绕开他们也不是做不到。可现在好了,一帮半路的泥腿子在那里圈了老大的地盘,反倒让咱们在那边没了立足之处。家族的好多生意既要躲日本人,还要绕八路的地盘,风险大了不说,利润更薄了。”

另一名军官坐在旁边,也不满的嚷嚷:“八路的泥腿子把原来许多咱们存货的好地盘都占了。现在货运到那边连个保险点的存放地方都不好找。在八路的地盘做买卖,这帮泥腿子老帮着当地的穷棒子们,价格压得低,利润上不去,跑三趟不如过去跑一趟的,家里的老人意见都很大。家族的钱财压力也很大,到处都是窟窿,咱们要想有发展,还得在商路上想办法,广开财源才是王道。”

这引出了在座许多人的愤怒,大家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是了,是了。咱们得想想办法,不能任由这帮****在绥西横行霸道,把咱们的地盘都圈了去。咱们得让他们长点记性,知道绥远这块地到底是谁说了算。”

乔嵩宣也坐在这伙人中间。他年纪大,没有插嘴年轻人们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各家的意见。但听到这里他也忍不住了:“绥远这块地方我都跑老了,按说挣钱的机会还是不少的。尤其当地的头人和往蒙古、俄国运货,货物的出量都很大,一次组织大批货过去,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以往主要是造反叛乱的头人和当地的土匪马帮对咱们的威胁最大。只要咱们准备充分,提前打好招呼,一般不会出什么事儿。但是,自打日本人来了以后,往蒙古和俄国商路就断了,也把咱们最大的一块利润掐掉了。绥远地方的部落头人们也把许多老规矩、礼数都丢了,许多时候是要货不给钱,比土匪还狠。这样,咱们的财路才不旺了。依我看,八路反倒比当地的头人、马匪更好打交道一些。虽然他们吃的货量不大,好歹还算讲诚信、懂礼数,利润薄是薄了点,还能盈利。总比落在日本人手里血本无归的强许多。要我说呀,咱们不但不能怪八路,反而应该多支持他们扩大地盘,这样咱们的买卖才能有市场,做生意也有基本的保障。”

上面坐着的一个军官不乐意了,他瞪着眼睛说:“乔老四,你算站哪边的呀?怎么说话老胳膊肘往外拐呢。咱们这么多家,每家上下都有多少张嘴等着吃饭呢,咱们不把绥远的地盘夺过来,哪来的的商路和咱们晋商的活路呀!这话就得给那帮****说透了,绥远的地盘他们得让给咱们,要是不让,就抢过来。大伙说是不是呀?”

整个会场立即轰响起来:“是呀,是这么个理。咱们晋商自老辈人就在那里闯荡,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不能丢在咱们手里。一定要把它夺回来。”

乔嵩宣叹口气,摇摇头说:“我也是山西人,自然胳膊肘是朝里拐的。凡事都为咱们山西人着想。可你们想想,绥远那么大的地盘,现在还通商路的基本都是八路抢占的地盘和日本人顾不过来占的地盘。但凡是日本人占的地方咱们的生意都断了。原本绥远所有的地方都是咱山西人的生意场,现在只剩这么点,不都是日本人祸害的嘛。这要是和当地八路再把关系搞僵,八路也不维护咱们晋商的生意了,那岂不是鸡飞蛋打一场空,啥都完蛋了?”

“吭,吭。”

这时,坐在最上面阴影里的一个身躯庞大的身影开口说话了:“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千条理,万条理,为咱们山西人挣口饭吃就是最大的理。谁要是挡咱们的生意,咱们就得想办法让他把路让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会场所有的人都点点头。

黑影继续说:“所以,这次咱们就要请

最新小说: 谍战:红色掌柜 将北伐进行到底 王猛传奇 万历明君 早安大明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战国生存指南 寒门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