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觉间已是寒烟衰草凝绿,雁鸣西风云淡的晚秋时节。回到山阴后,陆游同陆洸、陶铸就进入乡学读书,先生韩有功是个温和敦厚的老者,对于作学问偏又极为严格,一生教授出许多文士才子,乡里都是十分的敬重。陆游很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深受韩老先生喜爱。
陆游散学归家,先来到唐氏房中问安,又不见父亲陆宰。不由问道:“父亲尚未归家吗?”唐氏扫一眼房中无处不在的书,无奈说道:“自从东阳回来,你父亲哪一日不是早出晚归的?回来时必定带回大箱的书籍,再这样下去,家里都没法住人了。”陆游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嘴里嘻嘻笑道:“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陆游见母亲烦闷,故意拿话浑说,唐氏忍不住笑骂道:“今日起你也不用吃饭睡觉,只管抱着书就好。”
母子俩正在说笑,丫鬟进来说:“老爷回来了。”陆游忙起身迎了出去,看见陆宰站在院中让人小心搬着箱子。等箱子在书房中间放好,陆游过去一看,仍旧是满箱子的书,只是许多都已经残破不堪,“这些书都已损坏,还如何能看?”陆游不知父亲将破书拿回来何用,不解地问道。陆宰一边小心整理破书,一边回答陆游:“这里面有许多是罕见的珍版古籍,虽有些残破。多费些功夫还是可以补救的。”
“如今已是满屋子的书,哪里还有地方安放?”唐氏见陆宰又搬回来满箱子的书,小声抱怨着。“夫人莫恼!我今日已去请好工匠,择日动工,在屋后建一座楼专用来藏书,就没有妨碍了。”听到夫人抱怨,陆宰抬头说道。陆宰是个爱书成痴的人,可以一日不吃饭,却不可一日无书读。胡马北撤后,越州城百业凋零,满目疮痍,吃饭尚且困难,书自然不被多少人看重,有拿来垫桌椅板凳的,也有拿来生火做饭的,这些场景让陆宰心疼不已,只要被他遇上,必定想法收了回来。后来乡里人都知道陆宰收书,有书的人家便把家里原先的藏书送到陆府,也好换点现钱过日子。
两月后,藏书楼终于建成,陆宰亲笔在匾额上书写“双清堂”三个大字。陆府上下忙碌了三天,才把数万册书籍分门别类放置好,看着整齐摆放在书架上的一排排书籍,陆宰手抚胡须,频频含笑点头。
自宋太祖以文治天下,宋人皆重读书。乡学里的学生不在少数,人多了,自然良莠不齐,龙蛇混杂。有一姓李名立的学生,仗着家中有些钱财,又与官府有些瓜葛,在乡学堂中称霸,读书就是混着玩的。平日里陆游埋头读书,不与他交集,倒也相安无事。
这一日韩有功有客来访,就留下一个题目让学生去做,一会再来查看。李立哪里做得功课,起身到处走看,走到一名同窗名叫张英的桌旁,正巧张英提笔挥袖,不曾注意李立走过来,笔锋在李立衣袖上蹭了一笔墨迹。这李立平日无事倒要找些事的主,如今见衣袖被污,不免发作起来,揪住张英就要打他。陆洸与张英一向交好,坐着也近,见李立要打人,忙拦在中间,说道:“什么事不能好好说,要动手打人?”陆洸本生得文弱,身肥体壮的李立根本不放他在眼里,手上一用力,把陆洸推开,口中说道:“你一边呆着去。”陆洸脚下不稳,仰头摔倒,脑袋磕在凳子上,鲜血顺着发际流了下来。张英忙去扶陆洸,不防李立仍不依不饶,一脚把张英踢翻在地上。
刚开始争执时,陆游正专心做题,没有理会,直到陆洸摔倒发出声响,张英因陆洸流血惊呼,才抬起头,正巧看到李立踹张英,这下把陆游给惹恼了,见李立抬脚还要去踢张英,陆游来不及从桌椅旁绕过去,腾身上到书桌,直接在一张张书桌上奔跑过去,李立的脚还没有碰到张英,早被陆游给扑倒。“我姑丈是绍兴知府,你也敢打我?”李立涨红着脸嚣张地喝道。
陆游本来就只是想着制止他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