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赵武天下 > 第235章 雪耻之时

第235章 雪耻之时(2 / 3)

的。”

前文说道,中山国乃是北狄之后。狄,那是周朝之时,华夏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所谓华夏,即: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上古时代,“华”和“夏”两字同音,本是通用。《左传》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华即为夏。华夏族指的是以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九黎族的蚩尤部落,以及部分东夷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这些部落多在黄河流域。周朝时,将尊周礼之族人部落称之为夏人,统称诸夏。而作为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非华夏之人,称之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

周朝之后,诸侯分封各地,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纷纷强大自己,特别是齐、楚、秦、晋四诸侯,由于封地多在四夷周边,是以在扩张土地的过程中,和四夷产生了长久的战争。而这个时候,所谓四夷实际上并不是所谓游牧部落,还多是以步兵为主,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环境,导致他们在和占据优势地理环境、能够安心发展耕作鼓励生养的诸侯作战中,处于弱势一方,开始了和中原各部落的融合之路。实际上,在春秋时期,与四夷通婚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著名的晋文公重耳,其母就是狄人,而他的妻子季隗更是狄人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而季隗的姐姐叔隗则是晋文公的好友、赵国先祖赵衰的夫人。

后来,晋悼公的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之策,取信于狄族,狄族开始渡过黄河而东迁,在滹沱河流域定居下来,建立了中山国。而由于和戎之策,越来越多的狄族开始内附,和中原之人融合,狄族这个称呼开始消失在人们口中,代之以部落名,而中山国就是狄族中鲜虞部落内迁而来。

狄族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顶多算是一个部落联盟的政权,有部落内附,自然就有不内附的部落,这些部落在大河两岸、大青山南北地区生活,开始驯化牲畜,适应游牧生活,习惯了弓马骑射,这些部落才开始被称之为“胡人”。和其他部落一样,胡人和胡人之间为了作出区别,也有各自的称呼,比如楼烦、林胡都是胡人,只不过部落不同而已,而所谓匈奴,实际上也是北狄的一支,只不过这个部落比较强大,对其他北狄部族进行征伐和融合,才有了匈奴。大家都是匈奴,为了表示区分,你叫匈奴丘林部,我叫匈奴呼延部罢了。

所以楼原说楼烦、林胡和中山都是北狄之后,是没有错的。

“中山人内迁之后,逐渐少了我等习气,受那晋侯的引诱,进入了中原,先是被魏国所灭,如今复国之后,又被赵国打的苟延残喘,早已不复昔年光景。”

“匈奴虽然是我北狄同胞,但是残忍嗜杀,对于其他部落更是兼并征伐,实非善类。只有你我二族,相亲相近,方能在匈奴与义渠戎之间,夹缝生存,此共患难之情,绝非一朝一夕可成。”

林胡王开始觉得头皮发麻,没想到楼原这个人抒发起感慨来,也是像模像样的,甚至有种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冲动,如果不是见识过他的残忍暴虐,绝对会被他蛊惑的。

“我族人人丁稀少,每每遭受秦国和义渠人的骚扰,多承大王不弃,接纳我等族人,方才有我族繁盛若斯。此情此恩,断然是难以回报的。唯有区区贱命,报大王恩德于万一。”

楼原见令狐野挺上道,知道对方大致猜度到了自己的心思,遂说道:“大王言重了,你我同族之情,定然要守望相助。特别是如今赵国步步紧逼,草场损失大半,若是不能夺回,则冬日来临,定然会遭受灭顶之灾。”

令狐野心中冷笑,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也装作同仇敌忾的样子说道:“不错,赵人背信弃义,欺人太甚,若是不能将其赶出草原,你我族人皆要遭受灭顶之灾。”说着,他俯身跪拜到:“我族深受大王恩惠,如今大事当前,愿供大王去驱策,当那

最新小说: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寒门枭主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王猛传奇 明渣的逆袭 异域之星球领主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圣心双雄 千秋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