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铁十字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围(5)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围(5)(2 / 3)

压倒优势,这也是将近1500人(组)庞大规模的存在。

三大海军中,德国方面舰队航母与护航航母的数量比例近乎1:2,日本近乎1:1.5,唯独美国这个畸形儿是1:10。简而言之是正规航母太少,护航航母太多。不懂海军的杜鲁门对数字非常敏感,敏锐地指出该问题,并提出停掉援英、援苏航线,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物资和财政经费,还可以把宝贵造船工人用于主力航母和巡洋舰建设,还能缓解飞行员的燃眉之急。可惜两洋海军的现实逼迫美国必须维持庞大的护航航母编队,否则加勒比海、澳新方面马上死给你看。

金上将也认为到了必须调整的当口,7-8月份还有两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好人理查德号和伦道夫号)服役,9-10月份还有香格里拉号、尚普兰湖号、安提坦号三航母服役,又是至少600组飞行员的缺口。相比之下,目前巡洋舰缺口极大,甚至降低到了危险的水平,维持3航母的巡洋舰数量不够,如果再加5艘航母,只怕国内所有堪用的巡洋舰都拿来给航母编队搭配使用都不够,根本谈不上在护航部队中使用。

于是在5月下旬,海军委员会形成决议:将1944财年中原定80艘护航航母的生产量降低到45艘,腾出来的经费、原材料和工人投入奥克兰级防空巡洋舰的建设,一口气追加了16艘。

鉴于奥克兰级建设周期较长(20个月左右),海军委员会提出了包括拆除鱼雷管、构建模块化体系等大量简化意见,同时要求采用与埃塞克斯级一样的三班制作业,将建设期压缩到14个月以内。至于体型、排水量更大,时间更长的布鲁克林级(万吨轻巡),除船台上已开工的军舰外,其余不再新建,至于更复杂、更麻烦的重巡洋舰,那根本提都没人提。

优秀飞行员数量成了美国的心病,这方面完全处于劣势,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自信的飞机生产优势也在逐步消解。

单独国家的飞机生产总数美国依然还占有显著优势:月产量8000余架超过第二名德国近5500架/月产量50%,但对比1942年数据,该差距明显缩小:当时美国生产量超过德国一倍以上。而轴心盟国——意大利、日本、法国甚至比利时的飞机生产量还在稳步上升,日本飞机在陆海军陆续统一型号及资源倾斜配置后产量将近3000架/月,意大利的产量首次突破1000架/月,法国和比利时的航空工业恢复最快,两者相加也超过1000架/月,考虑到法、比自身装备需求不足,这1000架/月至少有500架要加到德国头上

而美国的盟国——英国和苏联却因资源限制,飞机生产量在节节下滑。以英国为例,本来飞机产量和德国持平,大约都是2000架/月左右,等德国总动员高峰逐渐逼近5500架时,英国因为资源被封锁,生产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到1500架/月的水平,要不是蚊式等木头飞机的存在,数量还会更少;苏联就更惨,由于主要工业基地和原料基地的连续丧失,生产量猛然从3000架/月的水平掉到2000架/月以内。

综合而言,同盟三国飞机产量月产量不足1.2万架/月,轴心四国是1万架/月出头,彼此剔除4发重型飞机后,轴心飞机的生产数量甚至还略多于盟军。

德国和美国虽然不可能精确地拿到对方的数字,但从交手和彼此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对方实力膨胀到什么水平——德国能在东线大规模作战的同时还能让本土航空队持续压制英伦南部航空力量,甚至连挪威方向的航空队飞机数量都膨胀到1500多架的水平,德国实力如何可想而知。

基于种种因素考虑,李海上将极力反对出动舰队,而且还获得了马歇尔的谅解和金上将的附和:冰岛上是有3个师,可南美有8个

最新小说: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红色掌柜 将北伐进行到底 早安大明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万历明君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战国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