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铁十字 > 第280章 中东(5)

第280章 中东(5)(2 / 3)

心。

“不仅放他们走,连伤员、殖民地官员和所有愿意跟英国人一起走的人都可以让他们走,亲英派都走了才便于亲德派掌握埃及大局。”霍夫曼豪迈地一挥手,“您前面说的没错,那点物资和装备对美国人而言是最微不足道的东西,用不了3天就能生产出来,但……”

霍夫曼拖长了声音:“生产出来也得有机会武装才行。您可以看看地图,美国人靠什么把物资和装备送过来?在东非这鬼地方,道路没有几条,靠飞机么?靠火车么?只能靠船!”

“我要控制印度洋,逼迫美国人源源不断把军舰和船只塞到印度洋来送死——除非罗斯福和丘吉尔不想要这些部队了,否则他们必须过来——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敌人凭借自己两条腿从东非走回南非去,先别说他们有没有能力走回去,就算能,他们舍得这么灰溜溜回去?”霍夫曼笑道,“北非和中东丢了这么多部队,印度洋和非洲之角又损失了众多部队,他们还有多少训练有素的部队可以丢?人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产品,生产一门火炮只要几分钟,但生产一个可操纵火炮的士兵却要20年。特别这两个还是自治领师,只要丘吉尔还有一点政治头脑,他们就丢不了。”

凯塞林仔细思考了一下,虽觉得元首的话接近异想天开,但分析起来又有点道理:放走这2个师后,英美在东非零零落落部队加起来就接近4个师了——澳新2个师,亚历山大指挥的先期从埃及逃离的部队再加快速纵队覆灭后抢滩登陆存活下来的部队,更别说还有众多伤员,要维持补给、保障物资供应可不是件容易事,非累死美国人不可。套用元首的话——这是新形式的围城打援。

“我答应贵方的要求,但我有3个条件:第一,我军分批撤退,所有愿意跟随我们走的人员,无论是否属于部队均在撤退之列,安全抵达一批移交一批装备;第二,撤退的交通工具由贵军协调解决,贵方必须保证撤退途中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攻击——必须有古德里安元帅的个人签字;第三,我军撤退至阿斯旺后,10日内贵军不得进攻,直到我军退入埃塞俄比亚。”

“这都是细节问题,可以接受。”

上午7点整,拉姆斯登力排众议,代表开罗英军同意了德军提出的最后通牒,并迅速安排撤退——首批撤退部队是各医院中的伤兵、侨民以及家属,澳新两军只撤退了一个团随车押送护卫。

古德里安、马希尔和所有开罗人冷冷地看着英国人离去,开罗城里成了欢快的海洋,大幅的埃及国旗和万字旗开始飘扬起来——英国殖民者骑在埃及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整个行动在后世被称为“拉姆斯登大撤退”,虽引起诸多争议,但拉姆斯登为保住手下生命与荣誉,已尽到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任何不带偏见的个人都不敢抹杀他的功绩。

戈培尔立即抓住机会进行宣传:……“拉姆斯登大撤退”是德国履行《阿拉伯民族解放宣言》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示了元首对埃及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对埃及人民的热爱与关心,他宁可放跑与我们有深仇大恨的敌军也不愿意破坏开罗古城,德意志军人的牺牲与忍耐迅速赢得了埃及人民的友谊与认可,各新生的中东国家领导人发来贺电,祝贺埃及完全独立自主!他们确信,阿拉伯民族与德意志民族能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谱写前所未有的历史新篇章。元首表示,我们一定会解放波斯,一定会解放所有在英美暴虐殖民统治之下呻吟的、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亚、非、拉人民!

1月4日傍晚,开罗城的英军部队还剩最后一个团,拉姆斯登已让莫斯黑德和弗莱伯格在前几天率部先行撤退,自己则坚守到最后一刻,整个撤退过程中秩序井然,德军也完全依照承诺没任何借机攻击的行为。

最新小说: 早安大明 战国生存指南 万历明君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红色掌柜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