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金主 > 三七八 图书馆

三七八 图书馆(2 / 4)

。于是徐元佐祭出自己法宝,希望能够一举弭平与这些广东师兄们的间隙。

此法宝名作:银锭!

一般来说,只要祭出此宝,问题自然随之消灭。若是有例外,那就多祭两次。

当然,只要使用得当,小银锭也能发挥大作用。

徐元佐命人去府城买了笔墨纸砚,又命人去广州、福州两大印刷品中心采购各类图书。前者胜在细水长流,虽然价值不高——对于林大春的学生而言,但是持之以恒的小恩小惠也是很能收买人心的。后者却是价值不菲,完全是送得出手的礼物。虽然有明一代印刷业比之两宋更加发达,但是价格仍旧高居不下,许多读书人都选择借书来抄,而不是自己买。

徐元佐只送了几套古书,便成功消灭了林氏门生之中异样声音,作为小师弟被他们愉快地接纳了。

这些师兄们近的有潮州人,远的有广州、雷州、琼州诸府人士。这还是因为刚刚过完年,道路不便,所以来的都是省内门生。预计到了春天,方便赶路了,福建、江西、广西等外省门生也会纷纷赶来。听起来气势宏大,令人担心没地方安置,其实这些外省学生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人。

徐元佐一个人就代表了一省——南直。人们说起来并不说“松江徐元佐”,而是说“南直隶赶来的学生”。

这些广东省内的学生,有举人,有生员。即便有一二布衣,也是很受青睐的年轻学子。他们举人自不必说,那些生员也多是来自乡绅之家。他们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地方势力。徐元佐在他们的“提醒”下,方才意识道:林大春官虽做得不大,但是热衷乡梓事物,是地方上十分有影响力的人物,自然离不开这些学生。

被这个群体接纳,本身就意味着自己有了借势的资格。

“势”学在战国时候还是专门的学问,著名的神童鲁仲连就是跟着稷下学宫的徐劫学“势数”。这学问其实跟数学无关,而是纵横之学。诚如鲁仲连形象比喻的:就跟用筷子进餐。握在什么位置,调用几根手指,捏托何处,如何最省力地挟起菜,这就是“势数”之学。

有了资格。要办事就容易多了。

“我想在恩师草庐之侧修一间屋子。”徐元佐在跟林克鸣闲聊时。无意中道:“恩师在茅庐之中为我等弟子授课,实在令人心中不忍。所以最好建一间窗明几亮的瓦房,寒时能生炉,热时可避暑。”

林克鸣为难道:“我如何不想?只是家父为人最恨那些守丧时投机之人,觉得他们毫无孝心,只是做个腔势蒙骗活人。若是我们也做这事……”他只好直言道:“肯定是要被家父责骂的。”

徐元佐假装为难地用手指轻点下巴,又好像脑中灵光一闪。道:“有了!”

“怎么?敬琏可是想到了什么?”林克鸣连忙追问道。

“要说给老师修的。肯定是要被骂的。”徐元佐道:“我们却说是给别人修的,然后将老师诱进去。”

林克鸣面色有些尴尬:“敬琏,我知你聪明伶俐,能发人所未发之见,但你这般说辞也实在叫人难以置信。我们为何要给别人修房子?既然是别人的房子,家父又如何会被诱骗进去?家父那人,已然是到了无欲则刚之境,还有什么能诱他过去的?”

徐元佐笑道:“远道而来的师兄们虽然有地方落脚。却无地方读书。你想,老师已经功成名就了。自然可以安心守孝。师兄们却不行啊。三年不读书,岂不是彻底荒废了学业?所以盖间好些房子,方便他们在照顾老师之余温习功课,如此不好么?”

林克鸣一听,笑道:“敬琏说得对。是我一时疏忽,的确不该叫世兄们连个读书的地方都没有。我这便去筹措银子,找木柜看地方,

最新小说: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千秋之改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中世纪崛起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大明:家妻上将军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