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深的了解,如果是高顺,那么他肯定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了,不过这是放在半年以前,放在当下,可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高顺已经有所动摇,这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但同样也看得出刘澜的一些努力还是很有用的,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感动可不会把这心如铁石的并州汉子转了念,但可惜刘澜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手段,他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从张辽口中听到一些消息。
至于高顺什么时候会彻底答应刘澜效力虽然无法得知,但从张辽的口气来看,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远了,瞧得出刘澜对高顺的喜爱,在高顺数次求死甚至是绝食自杀的情况之下刘澜却能让他放弃了轻声的念头,不得不说刘澜的手腕是真的强,要换了别人,早就把高顺处决了,留下来也是个祸害。
可刘澜没有,只此一点就说明他是真的爱才和惜才,所以此刻通露出对高览的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就这一点来说,如果高览被俘的话,不知他是会像他和张辽呢还是高顺那样,其实他之所以投降,完全是被刘澜说服了,从一开始他的敌人就不是刘澜,而是曹操,兖州的官吏,又是张邈的故友,和曹操也是多年老朋友,这样的前提之下,他们理应不可能反目成仇的。
可是这一切因为袁绍,如果不是他数次指使曹操杀掉数次对袁绍侮辱的张邈,张邈也不会做出从布叛逃的事情来,这完全就是袁绍逼出来的,可是曹操他要是聪明的回冀州,那么他们还是好友,可是他在兖州就将落在他们手中的一刻,却来与他们争夺兖州,这一回他和曹操也就彻底成为了敌人。
但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真正结成死仇的关键则在于北四友张超、臧洪、田畴和陈容之死,这份仇怨彻底不可能解开,陈宫也不可能原谅曹操,彻底结下了血海深仇,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就那样死去,那么就如刘澜说的一样,死能瞑目否?
这一句话,彻底触动了他,所以他投降了,就这么简单,但却是因为刘澜对其的一些了解,当然如果是后世的那些了解,可不会有这样的成效,完全是内卫收集来的情报,这才能让他对症下药,说服他投降。
而张辽,虽然在丰县的时候军中一直有谣传说张辽与关羽眉来眼去,早晚投奔刘澜,虽然最后确实张辽是第一个投诚的那个,但是在当时来看,张辽却并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虽然他确实与关羽和刘澜走得近,这也间接促成了张辽在当时的情况之直接投降的原因,但是这一切也都是因为吕布最后大失人心,如果不是吕布自毁长城,那么张辽最后也不会离他而去。
这一切都是有着不可缺少的主观原因存在,所以他二人才会投降,但是高览,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最少陈宫并不认为高览会有投降的可能,首先他的家眷在冀州,他不敢,其次袁绍对他信任有加他不会,最后则是他并没有与谁结怨也没有与刘澜有所交情所以他又怎么可能投降,当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能活捉吗?
陈宫的话有些让人泄气,但却不得不否认,人家是在认真分析,而且头头是道,刘澜想要收服高览,更像是痴人说梦一般,没有多少可能,不过刘澜还有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张颌也许能试试,不过他二人早就在冀州之战时反目成仇,这件事却因为时隔多年被他遗忘了。
当年如果不是高览的话,张颌又怎么可能逃跑,又如何会投降刘澜,这一切都有其原因的,可以说收了一个张颌,刘澜就该偷着乐了。
“不说这个了,不过有一点,如果袁绍不代表,那么这次领兵的是文丑和高览,此时高览赢已经带兵南下了,可我收到的消息却是高览只带了不到几千人南下,当时没有多注意,现在看来,只怕没那么简单了。“
“只有几千人吗?“陈宫听完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其实他带领多少人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