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声之后,才发现身后居然多了个人。
那个子高俊之人正是黄忠,而那个稍矮而又膀大腰圆之人,乃是魏延。
黄忠看到周瑜年轻,但气质非凡,不似普通人,笑道:“兄台可有此意,过来饮两杯如何?”
周瑜道:“甚好,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魏延笑道:“大哥,你什么都好,就一样我魏延觉得麻烦。”
黄忠和魏延在江夏义阳相遇,黄忠遇到点困难,结果魏延真心相待,帮黄忠度过了劫难,于是二人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加上黄忠年长,魏延便以大哥来称呼黄忠。
“兄弟请说?”黄忠抿了一口酒,替周瑜斟了一杯。
周瑜说了句“谢谢”便一饮而尽。
黄忠赞道:“好酒量!”
魏延道:“就是说话太过文绉绉了,太酸。”
黄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魏延脾气耿直,有什么说什么,他已经习惯了。只是想着这不也说周瑜文绉绉了嘛。于是插口道:“兄台勿怪,我这兄弟说话,一向如此,不要介意才好。”
周瑜笑道:“无妨,心直口快方是快意中人。我正喜欢这样的人呢?”
于是三人又互叙姓名字号,周瑜没有直接说自己的名字,而只说自己叫周公瑾。周瑜之名,已经名传天下,在这江夏郡更是如雷贯耳,可是他的字知道的却是极少。盖因他尚未加冠,所以字也就并没有流传开来。
黄忠笑道:“兄台也是来应这求贤令的。”
周瑜点点头,“那看来两位兄长也是了。”
魏延道:“那是,听说伏波将军江夏太守周使君亲下求贤令,招求天下有才有志之士,所以便和黄大哥搭伴而来,想在这儿取些功名。”
黄忠接着道:“是啊,久闻周使君惊才艳艳,不仅文名颇盛,就是武技也是一世之雄,所以慕名而来。对了,听说前一段时间,周使君曾从义阳路过,魏兄弟你难道没有见到。”
魏延咕噜讲一口浊酒咽下,一张微黑的脸稍稍一红,道:“黄大哥有所不知,周使君那日好像只待了一天便匆匆而去,等我第二日去看的时候,只有义阳长邓使君了。”
黄忠摇摇头道:“那可真是遗憾啊。我曾在南阳听闻周使君数千人打破白波贼数万大军,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如此英雄,恨不得能亲眼一见。”
周瑜见二人越说越是兴奋,他也不好插嘴,只是安静的在一旁听他二人说话。
魏延促狭着脸,笑道:“你们可知道周使君今年年岁几何?”
周瑜好奇心起,竖耳听了起来。
黄忠道:“这事我倒有耳闻,南阳那边从河东南来的百姓都说周使君已过不惑之年,双臂修长,垂之过膝,也不知道真假。”
周瑜差点将喝进嘴里的一口酒直喷出来,自己有那么老吗?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传自己的。
“哎,不对不对。”魏延摇了摇手,道:“我听义阳的百姓说啊,周使君乃天上神仙下凡,年方不过七八岁而已。”
额。。。。。。。
“噗”
周瑜憋回去的酒终于还是没有咽下肚去,而是忍不住一口喷了出来。
二人惊异地看着周瑜,道:“周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周瑜尴尬的赶紧将嘴上的酒渍擦干,而且忙道:“对不住,对不住。”
黄忠道:“无妨!”
周瑜站起身来,对二人道:“其实没你们说的那么夸张,在下便是伏波将军、江夏太守周瑜周公瑾。”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