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机械师 > 第十五章 又是刺客

第十五章 又是刺客(1 / 2)

宋应星把学员这样分组之后,把朱由栋惊得哑口无言。这分得也太详细了吧!而且各组之间的人数同样是参差不齐,有些组十几个人,有的组只有个位数,甚至有一个组还没有一个学员,但宋应星已经把组分好在那了,说是为了定好方向,吸引更多的人来报名。

既然已经放权,让宋应星放大胆子地干,朱由栋也就不再进行干涉。几天之后,朱由栋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宋应星的分组效果有了很大的起色,不仅吸引了读书人,而且成功俘获了各行各业人士的目光,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也都赶来书院充电学习。

招生之后,便是定课表。朱由栋把机械科的课程分为必修通识课和选修专业课。通识课主要就是基础的数学和物理,专业课主要是小组内讨论学习,在朱由栋的指导下,利用机械知识提高各自行业的技术水平。

转眼,几个月的时间又过去了,岳麓书院的职业培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大量的农民由于承受不了沉重税负,都决定进城来学习一门技术,做点小生意,开始了新的职业。因此,这所以岳麓书院为依托,由朱由栋主办、宋应星承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很快名扬四方。

而机械科的骨干学员很快就有了更多的新成果,首先便是可以自动打点敲钟的机械钟。然后,还有水车、印刷机、鼓风机,以及越来越高效的织布机和纺纱机。

岳麓书院的重新兴盛更是吸引了各地隶属工部的基层官员,他们有的负责采矿,有的负责冶金,有的负责铸造,有的负责制造兵器。总之,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朱由栋终于想通了一件事情。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一个机械系的讲师,而是堂堂吉王府的世孙,未来是要世袭吉王这个尊贵爵位的。

于是,大部分的时间,朱由栋都没有再去书院,几乎已经把岳麓书院交给宋应星来打理。

虽然《天工开物》在后世鼎鼎有名,但朱由栋对宋应星的了解却几乎等于零。为什么不去准备科考?家里都有些什么人?朱由栋一直想问问宋应星,但却总觉得唐突,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这天,宋应星突然说起自己有点想家了,朱由栋便抓住机会,和宋应星进行了长时间的促膝长谈。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你家是在江西对吧?”朱由栋切入了话题。

“江西奉新。”宋应星回答简短,似乎不愿透露更多。

朱由栋不想就此罢休,他这次可是做好了挖根掘底的准备,于是追着说道:

“虽然我的年纪看起来比你小,可是坦白说,我的阅历其实是比你多的,你若不习惯把我当成一个老师,不妨当我是兄弟,或是可以谈心的朋友。”

“公子的年纪看起来确实比我小多了,可是公子若是说阅历也比我多,那我可就不同意了。至于老师的身份,刚开始拜师的时候我的确不服,现在我对公子算是服服帖帖的了,至少在机械方面,公子年纪轻轻,阅历浅浅,但才智过人。何况公子是堂堂吉王府的世孙,我宋应星哪有那样的福分和你称兄道弟,又怎敢在老师的面前发牢骚呢!”

朱由栋不想跟宋应星墨迹下去了,拿出了老师的口吻说道:

“你就别废话了,就当老师来查户口了,跟我说说你家的情况吧!”

宋应星明白朱由栋的好意,见老师执意想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这才娓娓道来。

宋应星出生的那年是万历十五年,老家在江西奉新,幼时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

最新小说: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红色掌柜 将北伐进行到底 战国生存指南 王猛传奇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万历明君 早安大明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