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灵秀,天下之咽喉。青云七峰,更是青云灵脉之所聚,掌门通天,余下六脉为龙首、朝阳、落霞、大竹、小竹、风回六峰。自一千三百年前,青云门青叶祖师从无名古卷中悟出无上道法,传下七脉,至今已过千年,执掌天下正道之牛耳。青云七峰各具特色,雄、奇、险、秀,必具其一,而风回峰却重点突出奇、险二字,怪石嶙峋,山势盘桓曲折,一颗颗红杉笔直青翠,把山峰渲染成一片绿色,脚下怪石嶙峋,时有青松出于山石间,一条蜿蜒小道延伸到后山。
后山,红杉连绵成海,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隐隐然,在海洋中能听到水流咆哮之声,那是峡谷的瀑布在鸣响。水潭达百丈,清澈幽深,水汽氤氲,潭的那边是一瀑布,皆是高达百丈,水幕从天而降,砸在巨石上,轰然间溅起一片水雾。此时,山道上一人行走在山间,攀山而行。准确的说是十二岁少年在山路上缓缓而行,青衫飞舞,黑发飘扬,左手中拿着一本青色小书,慢慢读着,右手提着个木桶,一步一步往上走。
这个少年正是张晓阳,这已是拜师第二日。张晓阳从后山挑水归来,风回峰弟子,以挑水为入门三年锻炼之基,一则强身健体,二则磨练心性,桶分四种,十年红杉木,百年红杉木,千年红杉木,万年红杉木,红杉木为风回峰特产,质地坚硬而沉重。张晓阳手中是最轻的一种,但也是重达数十斤。张晓阳抬了抬头,看到了峰顶,五十里山路,就还剩下一里了,张晓阳一步步走回峰顶,来到,水缸面前,每个弟子都有一个水缸,直径四米,高二米,三年时间刚好能装满。
张晓阳站在凳子上,将水倒进水缸里,走进藏书阁里,和曾书书读书写字。实际上,除了那些道家书籍和一些少见的书以外,基本上没什么可学的了,顶多只是温习一遍罢了。曾书书也十分惊喜,索性不教他那些常见的书籍了,什么道家知识,仙术常识,通通一股脑儿教给他,自己也不会的,就和张晓阳一起学,这样一来,两者都获益不少。
张晓阳这几日也分外刻苦,不仅做早课,读书,还练习法术,修炼功法,生活时间当真是排得满满当当,但也因为这个,他的修为也是长进得很快,两派功法都已经打下了基础。也幸亏有翡翠珠隐藏大梵般若的气息,不然进境这么快,总会泄露出一丝佛气。今日,张晓阳对曾书书忽得问道:“师兄,为什么我们风回峰其他地方的牌匾都有诗句,藏书阁的牌匾却没有呢?”
曾书书道:“那是因为没有好的诗句来形容藏书阁或提点弟子,所以就没有提笔了。”张晓阳沉吟了一会儿,对曾书书道:“师兄,我有两句歪诗,不知能不能题在上面。”曾书书笑道:“你先写在这上面,我再去问问爹可不可以。”说完拿过来一张白纸,研好了墨,张晓阳提笔写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在我看来,主角就应该多才多艺,还得长得帅,武功好,应该就是楚留香、潘安、段誉的结合体吧。另外,小阳把前面三章稍微改了一下,好歹是勉强能看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再看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