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聊斋先生 > 第四十六回 义军营告别于七王 衡王府撰写林四娘

第四十六回 义军营告别于七王 衡王府撰写林四娘(3 / 4)

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

海国波涛斜阳照,汉家萧鼓静烽烟

红颜力薄弱难为,惠质心悲只问禅。

日颂菩提千百句,闲看贝叶两三篇。

高唱梨园歌带哭,请君独听亦潜然。

蒲松龄取出纸笔墨盒,就桌上抄了一份,珍藏在书箱里。告别老人要走,老人说:“老汉在家闲着无事,明天我领先生去恒王府瞧瞧。”蒲、陈二人感激不尽。

第二天吃过早饭,老人领着他们出了饭馆,向东走了半里来路,只见路北狮子大门,匾额上大书“敕造恒王府”五个大字。大门不开,只有旁边开小门供游人出入。进门,只见殿堂阁楼,峥嵘轩峻。院里一色方砖铺地,砖缝间枯草萋萋。十分荒凉。绕过前厅,来至后院。嫔妃居住之所。其中,林四娘的居室最为醒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当年受宠爱可见一斑。

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乃圣旨敕刻。记载着林四娘生平及战死沙场的英雄事迹。碑文曰:恒王好色喜武,选美姬,日习武事,中有姓林名四娘者,姿色、武艺超群,王最得意,遂超拔统辖诸姬,呼为姽婳将军。会值流贼余党乌合山林,劫掠山左一带,恒王轻骑前剿,不幸为贼所戳。众官胆怯,各欲献城降贼,林四娘聚众女将发誓为王报仇。于是披挂上马,直捣贼营,终因寡不敌众,为贼所杀,噩耗报至京都,天子及文武百官无不称奇。于是,下诏刻石铭记之。

蒲松龄取出纸笔墨盒,将碑文抄录下来,亦珍藏好。于是跟老人进入花园,只见楼台亭榭,假山怪石皆掩映在杂木丛竹间。寒风飒飒,衰草悉索,倍感凄凉,观之潸然落泪。老人不胜感慨地说:“当年林四娘率众姬在这里练习武艺,二位还进去看否?”

蒲松龄道:“既来之,必观之。”说完,和陈淑卿向林木深处走去。突然噗地一声,草丛中窜出两只狐狸来,两人吓了一跳。放眼看去,狐狸回头看看,向假山后面隐去。

老人不放心,劝道:“到此为止吧,再往前,万一有狼,太危险啦!二位若有兴趣,趁天还不晚,不妨去王陵凭吊一番。那里有林娘的香冢、墓碑,对这位巾帼英雄的事记述更详细些。”

蒲松龄:“老伯言之有理,我们就去走一趟,郊外道路泥泞难行,您就不用给我们带路啦。”

老人说:“恒王墓封土堆高大,出城就看得见,恕老汉不奉陪二位了。阴天了,说不定会下雨的,你们早去早回,老汉在家做好晚饭恭候。”说完拱手告别。

蒲陈二人出了花园,去街上买了纸、香、等祭品,出了城门。果见旷野之中,矗立着一座小山包似的陵冢,想必是恒王墓了。

走近一看,果见荒塜累累。归巢的乌鸦在白杨树上空盘旋、鸣叫,给墓地凭添了几分阴森、凄凉之感。

他们在恒王墓一侧,找到了林四娘的香冢。原来恒王的众多嫔妃死后与王爷合葬,唯独林四娘另起一冢,供后人凭吊。

面对墓碑,蒲松龄少不得又抄录一番……

夜募徐徐降临。正欲回客店,天空忽然下起雨来,两人衣服很快被淋湿。不能再走。因见墓地边缘有房数间,原是供守墓人住的,随着晚明王朝的败亡,恒王家人作鸟兽散,墓地断了香火,茅屋便成了乞丐们遮风避雨的所在。两人回城无望,只好进去暂避。

他们找到一间空房,进门便觉污浊气味熏人。无奈外面雨越下越大,大有彻夜不停的迹象,回城的希望是没有了!只好在荒郊野外做一夜计。

所幸买香纸时捎带买了支蜡烛,那是准备住店夜里写作灯光暗淡时用的,不意此刻派上用场。光亮中见墙角有人留下的干柴,拿来点燃,烘烤湿衣、取

最新小说: 谍战:红色掌柜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将北伐进行到底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女穿之大理皇朝 帝秦设计师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战国生存指南 早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