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彦的办事效率是非常高的,和花三少商议完的第二天就有一个衣着狼狈的朝廷特使来到大名府求见康王。
当然宗泽的办事效率一点也不比汪伯彦差,仅仅一夜功夫他就把前来投靠的五六万兵马集结完毕,带着王渊、刘光世、刘正彦、吕颐浩、苗傅等十余位将军前来拜见花三少请命起兵。
就在花三少不知该如何搪塞之际汪伯彦带着衣衫褴褛的黄潜善来到了元帅府,见到花三少以后黄潜善跪在地上抱头痛哭了一番之后叙述起金兵攻城的景象。当日金军兵临汴京城下的时候黄潜善正好赶到汴京的近郊,所以把这一切都叙述的清清楚楚,众人听了觉得身临其境一般。花三少假装带着疑惑发问:
“既然汴京被敌人围的水泄不通,你又是如何出来的?”
“启禀王爷,是陛下派了数千精兵才把微臣送出了汴京,微臣出了包围圈以后又遭金军几轮追杀,跟随微臣一起出来的勇士们不是战死就是被冲散了,微臣混在逃难的百姓之中才总算来到此地,见到了王爷。”黄潜善叙述道。
花三少又问:
“你不是出来送密旨的吗?密旨何在?”
黄潜善闻言立即拔下生满铜锈的发簪,把头发散开从里面拿出一个蜡丸双手递了上去,汪伯彦赶紧接过蜡丸恭恭敬敬的捧到花三少面前。花三少将蜡丸拿在手里一把捏碎从里面取出一个纸团。此时众将军的目光都紧紧的盯着花三少想知道皇帝的密旨里到底写着什么。
花三少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密旨上的内容眉毛渐渐皱了起来,宗泽耐不住问道:
“王爷,不知陛下有什么旨意?”
花三少这才叹了口气说道:
“我皇兄说他正在和金人谈判,让咱们不要轻举妄动免得授人以柄。”
宗泽一听胡子都要竖起来了,气愤的说:
“城下之盟有什么好谈的,把密旨给我看看。”
此言一出不管是汪伯彦和黄潜善还是那十几位将军纷纷把目光看向宗泽,都觉得他在康王面前太过放肆。花三少本来不打算把这所谓的密旨交给别人,可是宗泽已经说了他又不好不交,只得假装满不在乎的把密旨交到汪伯彦手里吩咐道:
“让众位将军传阅一下。”
汪伯彦答应一声这才转过身送到宗泽面前。宗泽拿过密旨看了一遍干脆的说:
“这密旨是假的。”
花三少不解的问:
“老将军何以见得。”
“自从咱们太上皇发明了瘦金体以来朝廷的圣旨上用的都是瘦金体,这密旨上歪七扭八的文字哪一点像瘦金体?”宗泽说着高高举起圣旨把带字的一面对着众将军让他们验证。
众人抬头一看果然不是瘦金体,于是纷纷点头表示赞成宗泽的意见。花三少先前皱眉也是出自真心,其原因不是这密旨上的内容而是这有些凌乱的文字,此时见众将军都倒向宗泽一边自己也只好装腔作势的问:
“黄大人,此事你该如何解释?”
接下来让众人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黄潜善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直视宗泽问道:
“这位将军,敢问您尊姓大名?”
“老夫宗泽。”
“老将军恐怕快到七十了吧?”
“老夫六十有八,还差几天就六十九岁了。”宗泽答道,对于黄潜善在这种场合跟他拉家常宗泽觉得很是费解,可是出于礼貌又不得不回答。
“那就难怪了,老将军年近古稀老眼昏花也是很正常的事。”黄潜善挖苦道。
听了黄潜善的话不但宗泽,甚至连他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