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人参刚挖出来不久,种在土里也许还能活的。”童话觉得天造万物不容易,这颗万年人参他其实本就不忍心用来做汤。
“童话哥哥,你想把人参种在院子里啊?”刘思思问了一句。
“对呀。”
“可是,种在院子里会招来小偷的。”
“说的也是。”童话觉得刘思思说的没错,林家别墅这小院墙连只兔子都能跳进来,自己也总不能天天看着啊。
“弄个大花盆!”
想到这里,童话将那万年人参放进了屋里,随后出来和刘思思再次出门了。
“童话哥哥,我们去什么地方啊?”
“去古玩街。”
童话还要赚钱给苏雨辰买车,而这次正好在去古玩市场一趟,他知道哪里有很多仿造的元青花大罐,随便买一只就可以用来种万年人参了。
一天之内,童话和刘思思第二次回到了古玩街。
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因为是大夏天的缘故所以天气依然很热。
古玩街内,童话和刘思思来到了一个专卖瓷器的地摊前,大小胆瓶无数,有些甚至都有一米多高,其中还有很多“元青花”的大罐非常漂亮醒目。
“童话哥哥,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刘思思蹲在地上,指这一件“元青花”大罐问童话。
“元青花。”童话没有道破是仿品,这一行有它自己的规矩,而童话对这些规矩非常熟悉。
元青花,顾名思义是元代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从宋代开始出现端倪,到元代正式成型,于今天已经超过六百五十年的时间,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元青花”的任何记载,世人对于“元青花”的概念和认识还要说道一个外国人。
一个名叫珀希瓦尔大维德的外国人曾经收藏过一对铭文为“至正十一年”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个米国学者约翰波普博士根据这对纪年瓶,结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藏品。
从传世器物中辨识出一批与“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纹饰类似的青花瓷器,将它们命名为“至正型”青花。
日后这对青花瓶成为衡量许多相同类型瓷器的一杆标尺,用这对瓷瓶上的纪年文字以断代,减少了许多费力的说理和繁琐的考证。系统认识和研究“元青花”的历史不过六十年。
几乎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没有纪年身份,存世的相关文献资料也极其稀少,后来有人研究得出不算明确的结果,‘明朝推翻元朝后对前朝的瓷器和有关文献,进行过毁灭性的打击所致。’
“元青花,那元青花和青花瓷有什么不同吗?”刘思思问了一句。
“元青花”当然是指的是瓷器的烧造年代,从元代起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现在的收藏者大多收藏的是元、明、清三朝的。
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质量不高,与元末瓷器很难区分。”
“童话哥哥,那你能区分吗?”
“那当然了,我可是鉴定大师。”童话很难改掉不谦虚的毛病,但在刘思思眼里那是一种绝对的自信心的体现。
“鉴定大师?”
当童话说出那句鉴定大师后,一个衣冠楚楚的青年马上将目光看向了童话,那不是别人,而是被童话教训了不止一次的齐小天。
当齐小天注意到童话的时候,他先是一愣,但他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站在一旁默默的观察着童话和刘思思的一举一动。
“童话哥哥,那这个元青花是真的吗?”刘思思问了一句,如果童话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