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杀上东京夺了皇帝的宝座也没什么不乐意,我才不怕东京的狗屁朝廷。”
好家伙,一上来这四个家伙就对着招安一顿猛喷,搞的对招安有想法的人都不好开口。
晁盖见李应有所意动,笑道,“涉及到山寨日后走向,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现在商议就是要取大家意见的公约数。来,军师你也说说。”
吴用知道晁盖不想走招安的路子,但他知道就凭梁山目前的实力要想和朝廷为敌,还差了点,耍着滑头道,“招安亦可,不招安亦可,关键看具体如何执行。”
晁盖点了点头道,问道,“公孙道长的意见呢?”
被点名的公孙胜笑道,“现如今朝廷奸臣当道,而且我们早已经得罪了奸臣之首的蔡京,我们走招安之路,恐不得善终。”
公孙胜意见很明显了,反对招安。
接下来,晁盖依次点名。
林冲回的很简单,“我坚决反对招安。”他也不需要解释,他**臣高球的事大家都知道。
栾廷玉回的是,“招安可以,但我梁山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待朝廷的命令,我们可以听调不听宣;至于和朝廷为敌,我认为山寨目前没有真正反叛朝廷的实力。”
咦,栾廷玉说的正合晁盖的心思,他真没想到栾廷玉这位五大三粗的汉子心思如此缜密!老实话,晁盖要不是有了领先时空的见识,不一定能有这想法。
光这战略意识,栾廷玉可为大将!
接下来,是李应,他说的是,“我认同栾兄的意见,当今朝廷虽然腐败不堪,然大义依然在朝廷,我们不可打出造反旗号。我们可接受朝廷招安,对于朝廷的宣调之令,合理的我们听,不合理的直觉忽视。”
好,不愧是见识多广的李大员外,晁盖在心里为他点赞。
杨雄和黄安曾经是体制内的官吏,享受过相关好处,如果能重回体制的话,他们是很愿意的,他们认同招安。
石秀虽然和杨雄是一伙的,但他不认同招安,他想的也是自由自在,不受朝廷管束。
宋万、时迁、白胜等人都曾经受过贪官污吏的压迫,都反对招安,但也说不能一心和朝廷为敌,只说全凭晁盖哥哥做主。
唯一的女将,扈三娘和晁盖接触多,知道他的意思,说的是,“我认同栾廷玉和李应两位哥哥的话。”
大家各自发表完意见,又把目光重新放回到了晁盖身上。
晁盖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咳嗽了一声后,说道,“刚刚大家的意见我也听到了,有认同招安的也有不认同招安的。”
“反对招安的是担心我们日后会被朝廷奸臣掣肘甚至加害;认同招安的则是认为目前大义依旧在朝廷这边,和朝廷反抗是逆大势而行。”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我不是和稀泥,我的观点和栾廷玉、李应两位兄弟一致,招安不是不行,但我梁山要保持独立性。”
“即使接受朝廷招安,我们也不是什么命令都听的。”
“说白了招安后,我们要听调不听宣,可是要怎样才能听调不听宣呢?一句话,就是让我们梁山强大起来,强大到朝廷对我们投鼠忌器,不敢轻动我们。”
“那么,落实到这次战役,我们一定要将呼延灼大军打残打痛,让朝廷知道我们梁山不是那么好惹的。”
“日后接受招安,我们可以狮子大开口提条件!”
“总之,众位兄弟放心,不管山寨日后怎么走,我都不会让大家受委屈。”
众人听了晁盖的话倒也没什么,晁盖说了嘛,即使招安也不会让大家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