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宏宇,无论是官职还是地位都要高于袁可立,故而应该袁可立先向李宏宇行了才对。
“巡抚大人。”除了李宏宇和赵欣外,提前到达的毛文龙也跟着前来迎接,向袁可立拱手行礼。
“毛总兵。”袁可立见状也笑着向毛文龙拱手回礼,两人之间虽有不快但矛盾并没有大到那种横眉怒视的地步。
李宏宇已经在迎宾馆给袁可立备下了接风宴,虽然两人第一次相见又有着年龄上的差距,但却意气相投,一见如故,这使得酒宴的气氛无比轻松和融洽。
在李宏宇的说和下,毛文龙和袁可立之间的心结消除了不少,关系变得和睦。
实际上,据史料记载,袁可立并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虽然他与毛文龙后来的关系不睦,但在任登莱巡抚的时候一直对毛文龙鼎力支持,毛文龙在东江所取得的功绩都是在袁可立巡抚登莱的时期。
袁可立来后的第三天,李珲的禅位仪式和李倧的继位典礼在汉城隆重举行,身穿王袍的李倧意气风发,眉宇间有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而同样一身王袍的李珲则显得有几分落寞。
李宏宇和赵欣等大明官员以贵宾的身份观礼,李宏宇对眼前这隆重热闹的场景感到非常满意,一场政变悄无声息地得以化解,既稳定了朝鲜的局势同时也拉近了朝鲜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对抵御后金大有裨益。
观礼期间,朝鲜的文武重臣纷纷前来与李宏宇打着招呼,虽然外界还不知道李宏宇的真实身份,但他是大明使臣信任的人,因此那些官员自然要前来套近乎了。
说起来,李宏宇和赵欣担任“联络官”的时候跟朝鲜的文武大臣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也算是老熟人了,朝鲜的那些官员更乐意跟他和赵欣打交道了。
李倧继位后,第一件事情自然是任免朝廷的一些重要职务的官员了。
由于李宏宇的介入,掌权的骨北党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否则的话不少骨北党的大臣,像郑仁弘、李尔瞻等人会丢了性命。
虽然如此,骨北党还是元气大伤,不仅让出了领议政和右议政的位子,也失去了六曹中不少判书和参判的官职,但总归是保存了一部分实力。
郑仁弘和李尔瞻是必须要被李倧拿下的,这两个人是骨北党的党魁,根基深厚,不整走的话会使得他以后行事受到掣肘。
由于西人党的人都是中低等的官员,故而从李倧政变中受益最多的反而是南人党,南人党的党魁李元翼得以成为领议政。
其次是一股以李伊儿的父亲为首的新近崛起的势力,这股势力是李宏宇在朝鲜官场招募的官员,这次得以被委任了不少重要职务,夺得了右议政、兵曹判书和礼曹判书三个重要职务。
而西人党的官员都是中下级官吏,不可能一步登天,故而其核心人物李贵只出任了吏曹参判,另一个核心人物金源也仅仅是兵曹参判而已,无法成为六曹的“判书”,只能是“参判”。
至于洪瑞凤和崔鸣吉等人,只能出任佐郎、参议等更小的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被李倧委任为“义军”统帅的李适则只得到了汉城府判尹这样的小官,要知道李适以前可是咸镜道节度使,这使得李适心中万分恼怒,进而为以后的一件大事埋下了伏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