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本就没有反派),大家都是有思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四有青年。
更加恐怖的一点,也许最后你会发现将李元昊从书中剔除出去,这本书依旧会很精彩——若是如此,这本书就是真的牛逼了。
不是矫情,也不是故作高深,虽然英兰已经想好了以后的故事情节,但是很怕最后控制不住李元昊,写脱了,偶尔想起来,真有点后怕。《风雨惊雷,天下大动》是一个高-潮,人物或多或少浮光掠影出现一下,有点风云际会的意思,可以单独拍成一部电影了,承前启后,最后猛然爆发,直到“以死换死”四个字脱口而出。
事实上英兰没有想到这四个字,只是写着写着突然写了出来,自己吓了一大跳,忍不住哭了,那一刻的李元昊不受英兰的控制,虽然没有描写李元昊当时的内心和思想,但是读者可以自行感受了一下,心惊肉跳——只有抱着必死的决心,才会做出以死换死的决定。
为何写书?因为心中有故事,这是我的驱动力,有些作者提笔写下“只要有一个读者还在看,我就要写下去,为了读者,我要坚持完本!”,英兰不免要奉劝一句:“一本书而已,还不至于如此精巧的不老实。”(语出钱钟书的《围城》)英兰写书的目的就很诚实,为了让自己爽,写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所以网文套路先去一边凉快吧。
本文开篇模仿了陈忠实的《白鹿原》,英兰读过小说中最好的开篇就是《白鹿原》,真是惊艳至极,不愧大师,读过多遍,模仿了我就爽,不模仿就不爽,而我要爽。平心而论,《白鹿原》高于《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对于路遥而言,也许尤不如《人生》,只是《平凡的世界》更受大家欢迎罢了。
英兰自认开篇模仿的不错,实际上却是画虎成猫,东施效颦,不伦不类,贻笑大方,只希望陈老莫要生气,掀开棺材板出来打我耳光的好。
有些作者的文章是饱含感情的,情绪流露在文字内外的,让人越读越想读,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比如上面说的陈忠实的《白鹿原》、钱钟书的《围城》,还比如韩寒的《三重门》、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阿来的《尘埃落定》、《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等,读外国名著我唯一记住的女主人公名字就是斯嘉丽奥哈拉,其他的完全记不住,看了就忘,所以有时候需要下定很大决心去读国外名著,有此可见,学好一门外语、体会语境、了解对方文化是何等重要。
透过这些书籍的文字可以看到作者的性情,举个大家喜闻乐见的例子,鲁迅曾经写过“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肥胖两字就能看出先生的呆萌和对生活的独特情趣,这是当时的胡适、朱自清、徐志摩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只有郁达夫能比肩,再举鲁迅先生一例: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真好玩儿,若不萌,怎能写出来——要模仿,要模仿。
英兰也想成为那样的作者,字里行间情趣盎然,幽默风趣自然流畅,不娇柔做作。
止住,英兰吊书袋了,这样不好,不好。
《女天子》虽然只有十五万字,但是以后的整个故事是完整的,而且是不可复制模仿的,我自己也不可以。写完之后,英兰也不知道会不会还有灵感,继续写网络小说,当前只敢保证一点,不去写一些烂大街的情节,一点都不沾染,把我想写想表达的写出来,表达出来,足矣。
本书定义为女尊王朝,自然是以女为尊,定鼎王朝,李元昊骨子里是个软妹子,小毛病小缺点很多很多,有些天生的,有些后天养成的,在英兰的设定中,她的缺点随着剧情的增长也会不断增长,现在是强迫症、洁癖、爱慕虚荣,后来还会增添一些幼稚、低俗、不思进取的缺点,修炼天赋差,小心思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