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城的故事
时光如白驹过隙,此去经年,父亲由于年纪大了,两个双胞胎儿子也参加了工作,能自食其力了。可他还时常在耳边对我们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他在给我们的来信中却如是说:
“现在是新世纪,你们一定要抽时间把电脑学会,将来离不了,以后人人都要会用它。”
父亲高瞻远瞩的目光谁能怀疑他不与时俱进呢?从生活的琐事说起,事无巨细。接下来他又写道:
“何时你们才能够安定下来,安生立命,为父就算放心了……”
其中,还讲到了婚姻对人生的意义:
“……单丝不能成线,独木不能成林……”
字斟句酌,每一句话都饱含着父亲浓浓的父爱,每一个字都如同涓涓细流渗入我的心田。让我放荡不羁的心灵找到了一丝丝慰藉。我读着信仿佛看到父亲在家里的书屋里正襟危坐,戴着老花镜给儿写信的情形:夜幕下,他的白发在昏黄的灯光下熠熠闪光,可他满脑子都装满了儿子的未来,仿佛儿子荣归故里正从朝门向他翩然而来呢……
此时,父亲依然一个人在家里孤苦伶仃行形影单只,继母仍然两边走。因此,大哥决定把父亲接到县城里,在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尽点儿子的孝道和义务。当然,继母和父亲一同前往无可厚非。
继母听说要和父亲去城里生活,有点迫不及待,她深知:去了城里生活日子怎么也比农村好过多了啊,至少不得天天劳动,而且老头子还有工资,买什么也很方便。大不了她就是给老头子一天煮三顿饭而已,享享清福也行啊!城里比乡下的生活条件不知要好好多倍哦。
凭心而论,父亲舍不得离开老家,因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一切早已融入了他的血脉。年轻时离开家乡,那是因为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而现在离开家乡却是几多无奈。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啊!可是几个儿子都在外面,到了老年谁不想承欢膝下,含饴弄孙呢。有儿子的地方才是家啊!想到这里,他彻底释然了。
刚来到城里,说实在的,突然清净下来,父亲还真有点不习惯。因为他习惯了在老家早晨起来,站在朝门口,呼吸着那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空气,习惯了早晨眺望山头的,那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习惯了自家菜地里种下的不带任何污染的时鲜蔬菜,习惯了朴实无华的乡亲们,还习惯了空闲时到奶奶和妈妈的坟前走走……但是,想到儿子媳妇那真诚的恳求,还有继母翘首以盼的神态。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慢慢就习惯了,有老婆、有儿子媳妇、孙儿孙女在自己身边女夫复何求呢。
这时,父亲突然意识到他和两个双胞胎儿子渐行渐远了……
一天夜里,他给我打来电话说出了他的忧虑:
“小双,以前我们父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少啊!那时候,你们一直在外面读书,见面的时间也少,后来出生社会了呢?你们又去了外面发展,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啊……”
父亲无比伤感的叹息着,自责不已!是啊,人生有太多的羁绊和无可奈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知不觉亲情就像我们手中紧握的细沙慢慢地滑走了……一个满怀父爱,却不能给儿子们人生扶持的父亲,他内心愧疚、自责、纠结、心酸、犹如潮水般滚滚而来。是啊,在人生的长河里,谁又离得开亲情的陪伴和依偎呢!那就需要平时我们给亲情这座大厦添砖加瓦,才会永远温暖我们彼此的心,亲情之花才会长开不败,吐露芬芳。
来到城里,父亲蛰伏了多年的创作热情瞬间迸发了出来,他开始沿着翻腾的思绪追忆过去的岁月,思考走过人生的旅途,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