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给他种菜吃,他每顿只吃粗粮糙米,连白米都舍不得吃,这就是不贪婪的大明官员的真实写照。谁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为了遭罪来着,所以大明官员想尽了办法从百姓身上找回来。
而程孝廉将俸禄提为十倍,并且下了严令,该发银子发银子,该发禄米发禄米,银子精确到一分,禄米不得以次充好,若是朝廷发不出俸禄,各级官员皆可贪污,若是朝廷的俸禄丝毫不少,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贪污六十两者,剥皮填草!
程孝廉弄出的这个法规可不是辛苦胡来,一时兴起,后世对这个行为有一个很好听的名称,叫作高薪养廉。你说全家都吃不饱,没心思廉洁奉公,好,七品官的俸禄能养活三百五十人,而且不打折扣的,若再说全家吃不饱,那就只能怪你吃的太多了。
后世关于高薪养廉的争议在于,宋朝俸禄很高,但是贪官也不少。这就存在一个弊端,宋朝的国策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谓刑不上大夫在宋朝执行的很好,这也就让那些人有恃无恐。
不过明朝可不一样,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你难道嫌弃太祖皇帝的刀子不够快?太祖皇帝连剥皮制鼓都想得出来,还有什么不敢干的。只要你拿足了六十两银子,程孝廉剥皮不算完,还免费给你树碑立传,摆在书院之中,让你遗臭万年,掉了脑袋都不得安宁。
对此朝中上下没有什么怨言,当初太祖皇帝定了这么低的俸禄,那些人还不是捏着鼻子认下了,如今程孝廉抬高了俸禄,只要做了官,可以说是吃喝不愁,若是再伸手,可就是冒着身死名灭的奉献拿银子了,而且拿一个三品官来讲,他只要不贪污,每年到手的就有四千多石白米,换算成银子就是两千多两白银。
许多看多了影视剧的人可能觉得也不是很多,但是要知道路边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只有二十两,一个三品的官员拿到的银子是他的一百倍。
我都这么努力加更了,大家是不是要投票鼓励一下我,哈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