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受限于成本的因素,飞轮电池想要实现商业化大规模推广,最理想的结果那都是20年之后的事情了,这意味着在20年之内,就算林铮对飞轮储能技术再怎么感兴趣、再怎么舍得投入,都不可能从这个项目上赚到钱,而有20年的时间来缓冲,自己也的确没有什么好需要担心的。
“飞轮电池啊,我原来的同事们的确是在做这个东西,”放下了心的船夫给林铮介绍道,“不过这个东西对科技水平的要求非常高,不管是碳纤维技术、磁悬浮技术还是加工精度,都让这个东西很难搞,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少……你真的对这个技术感兴趣?”
“我个人认为飞轮电池比锂电池的前途更明朗,比超导电池和空气电池的技术实现难度更低一些,应该是未来最有应用前景的电能储存设备,比锂电池的前景更看好。”既然已经打算搞这个项目,林铮也不怕将自己的想法对船夫说,船夫本就是电池的专家,藏藏掖掖的反而徒惹人笑话,他甚至热心的向船夫问道,“怎么样船夫,有没有兴趣合作一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