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奥运会。
但他觉得奥运会是一场他宣传体育教育的好机会,于是非常坚决的推动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但杨潮根本就不热衷,所以直到很晚的时候,中国都没有报名参加奥运会,可是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不可或缺了,纳粹不可能忽视中国,没有中国参加的奥运会,世界影响力是会受影响的,所以纳粹发出了邀请。
杨潮很清楚纳粹是想借这次奥运会证明他们的种族优越论的,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体育可能是排在最末尾的,去了只能反衬纳粹运动员的优秀,因此第一时间杨潮是拒绝的,可是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
纳粹的种族主义非常严重,中国的民族主义同样强烈,随着这几年国力的强大,年轻热血的民族主义分子对国家对外政策时常不满,大国沙文主义情绪严重,如果能通过这次奥运会打击打击盲目的民族情绪,将他们的视线转移一下也不错。
民族主义虽然不能定义为坏的东西,但却有盲目的成分在里面,自高自大,自负傲慢,就好像西方人打开中国国门之前,中国知识界那种tian朝上国的思想一样,自信当然好,总比崇洋媚外思想要好一些,可是自负到把自己封闭起来那几过了。
所以杨潮是要打击一下这种歪风邪气的。
同时他也想发展体育,正好借此机会刺激一下民族情绪,让他们看看中国在体育上有多么落后,生出紧迫感才好追赶。
到了柏林,在当地政府安排的酒店下榻,杨潮很有兴致的陪着嘉丽娅和丽达两个信仰坚定到淳朴的苏俄妞见识一下柏林的花花世界,尽管在纳粹的统治下,也不鼓励奢侈消费,柏林的时尚商品远比不上巴黎,但跟封闭的苏俄一比,那也是两个世界一样。
两个十八岁的小丫头当即就被柏林的繁华惊呆了,她们难以想象德国人买收音机竟然不用排队,竟然还有特供商店才有的化妆品等奢侈品,她们可不是苏俄小老百姓,她们也是有一定的特权的,知道苏俄的特供商店,也常去哪里,可是她们想象不了,柏林的百货商店,竟然比苏俄的特供商店物质还要丰富。
但杨潮却说:“德国的百货商店还真是单调,等到中国了,带你们去上海的百货大楼看看,哪里就是全世界。”
纳粹强调节俭,虽然解决了就业问题,被认为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别以为德国人真的有钱,德国人的生活水平真的有多么高,纳粹上台后是严格限制最高工资限额的,当然也给最低工资做了保障,但他们的工人人均工资周薪才6.95美元,平均一天不到1美元,罗斯福新政中美国法定最低工资是30到40美分的小时工资,每天最低工资在2美元以上。
中国是日薪一两,现在的比价在2.5美元,因此中国最低工资都是德国平均工资的2到3倍,纳粹经济上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但那指的是就业率,而不是工资收入水平,在一个强力政府运作下,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并不困难,但强权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提高国民的人均收入。
要提高人均收入,往往要让某个国家整个产业体系站在高端,这样才能取得高额利润,推动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这不是一个强力政府短短几年就能够做到的,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功夫。提高人均收入,还意味着,整个物质财富的分配向平民倾斜,发到个人手里的多,留在资本家手里的少,这对于一心想要扩大投资,发展德国工业规模的纳粹,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纳粹采取的措施是,限制企业开除工人,同时压低工人工资,既保了就业率,还要求大部分物质财富,变成资本家手里的投资,而不是变成老百姓嘴里的消费。至于那什么让普通工薪阶层也能出国休假,确实十分有宣传鼓舞力,但大型游轮是纳粹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