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图,一想到小时候接受的爱国教育,“我们的祖国是一只屹立于东方的雄鸡”,一想到小学进行的爱国教育中,老师用深情的语调介绍我们的领土地形的时候,杨潮就感到有些恶心。
从一个东方巨龙被人家削成了一只弱鸡,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简直就是耻辱。
俄国人积极回应了杨潮的邀请。
杨潮只代表地方政府向他们发出邀请,可是俄国总理斯托雷平打算组建一个庞大的团队前往中国,不但要参观山东和东北三省的建设,而且要跟中国重新修订一下外交关系。
斯托雷平是普京那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是不可能长期接受领土被人割走的现状的,恐怕签订条约之后,斯托雷平没有一天不在想着收复失地,而且要对日本人进行严厉的报复,而只要是针对日本人的,沙皇也会坚决支持。
东北战争后,斯托雷平很快就镇压了国内的不稳,在法国大量贷款的支持下,俄国经济奇迹般的再次增长起来,而且增长还很强劲。
这其实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俄国拥有庞大的国土,无限的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以前经济出现问题,不过是因为组织机构的滞后,大量的农民像农奴时代那样被束缚在土地上,工业得到不到充足的劳动力,庞大的资源得不到开发,工业怎么可能增长。
但是斯托雷平的改革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斯托雷平的改革重心就在农村,而且对农民来说十分不公平。
俄国的农村土地形式很有特色,是一种叫做乡村公社的结构,类似中国的农村,但是相当大的土地都是公用土地,农民是有权力耕种这些土地的,但是不拥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想象成后世的中国农村,土地名义上是国家的,农民每家分到一份责任田,土地被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
由于是公有制,所以农民没有兴趣改善土地,都想要耕种公社中最好的田地,没人愿意费力气改善那些贫瘠的土地,造成俄国空有最庞大的耕地面积,农业却长期不发达。
斯托雷平命令将农村公社消灭,将公社中的土地变为私有土地,建立农业银行给一些经营良好的富农发放贷款,让他们购买村社土地,甚至从贫穷农民手里收购土地,将土地集中到富农手里。
斯托雷平这样的改革从1907年就开始了,历史上他的改革让俄国的农业发展很快,一战之前就让粮食产量成为世界第一,比美国的粮食产量还高,粮食可以大量出口,但是苏联时期苏联人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不过斯托雷平这样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富农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许多贫农势必就失去了土地,沦为物产农民,很多就被迫要到城市中谋生,就被迫要进入工厂工作。
这个过程,哪怕是战争都无法打断,反倒是在战争中建立不少新的军工企业,让俄国的军事工业比历史上强了不少。
所以战争一结束,俄国经济短时间内就增长起来,但是增长极为强劲却是因为其他原因。
俄国人自从1899年开始,就爆发了经济危机,原因是此前长达十年的一波经济增长,经济过热引起了危机,接着俄国试图用战争转移矛盾,结果战败了,国内革命了,1908年才稳定下来,可是进阶则1910年,杨潮就又将俄国人拉入战争之中,一直到1912年才结束战争。
可以说俄国人从1899年开始就没有平静过,长达十年时间一直就在经济危机、战争、革命、镇压、重复战争中度过。
可正因为这十年战争的压抑,才让俄国的过热的产业得到了调整,而斯托雷平又解决了私有化的问题,结果工业有了劳动力,还有了农村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