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夺鼎1617 > 第五百三十二章 随地吐痰引起的骂战

第五百三十二章 随地吐痰引起的骂战(3 / 4)

几个下江才子议论起今日之所见所闻,颇为对商贾工匠与读书人并列而坐表示不满时,更是激发出来了他胸中怒气。

坐在一品香客栈的房间里,便是李香君的贴身侍女前来传信,说姑娘请公子过去用晚饭,侯大才子都是一动不动,脑海里全是白天那几个巡捕和城管的嘴脸。

“尔等如何这般对待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太祖圣谕,小民可扑贪官。沿途有司需提供车马食宿,尔又是,胆敢对太祖皇帝的大诰不敬?”

“对!况且,此地之法条律例,乃是本朝崇祯爷所定。你这厮,枉自读了许多圣贤书,不守大明天子所定之法条,便是目无君父之人!”

“吾等虽不敢言孝子,然君父教诲却是牢记在心。此人连君父教诲尚且说不出,必然是大逆之子!吾等当代君父教训此等逆子!让他知道天地之间有浩然正气在!”

往常都是侯方域等人用君父圣人之道来抢白别人,今日却是被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这如何能够让他咽得下这口气?当下命书童铺纸研磨,他准备将数日来在上海县的所见所闻,写成文字,在江南时报上发表,“也为世人做当头棒喝!为天下苍生鼓与呼!”

“公子,此等壮举,如何独独丢下妾身独往?”

不知何时,李香君俏灵灵的身形站在了书桌旁。“公子须知,若是没有家母的允可,只怕是公子的文字便是如两都赋一般可以一时洛阳纸贵,只怕也难以登上江南时报的。”

“那,姑娘有何赐教?”

“只要朝宗兄的锦绣文字能够唤醒江南百姓,令朝廷大佬能够正视时局,便是我等破家而为,也是值得的!”

当晚,同侯方域一道游历上海县的几个读书士子,也是慷慨激昂,为了能够让侯大才子的这篇煌煌大作如黄钟大吕达到振聋发聩的地步,他们宁可掏出银子来在江南时报上买版面。

“时人以江南为繁华富庶,江南又以杭嘉湖苏松太为膏腴。时下上海县却为江南人所公认之富庶繁荣之所在。然学生看来,富庶繁华之后,却是亿万生民之膏血!”

侯方域的文字模仿了时下江南时报的半文半白风格,这样的文字意境能够引起共鸣。

“上海之繁荣,皆由商贸区而起,然商贸区内,却是酷吏横行,压榨不定。区外,则是茅檐草舍触目皆是,蓬首垢面者嗷嗷待哺。问之曰,皆为长江沿岸各处之饥民、流民至此。”

“江南之粮价,据闻为中原被灾各地所不敢奢望者,上好白米不过数元一石。仆以愚钝之目观之,浦江两岸,大小船只不下万余,若以此等船只运输粮米往各地,我大明何惧天灾?各地百姓何以有饥馁之虞?然船户告之曰,吾辈之船,概只能出吴淞口,在崇明、杭州湾等处接驳转运粮米布匹沿江贩卖。此举皆为所谓江海联防协定所致!”

几个读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在一品香客栈的院落里传播,随着这声音,侯方域的文字也传递到了住客们的耳中。

“这是哪位才子所做?当真是振聋发聩!我冒襄当以此下酒,浮一大白!”

跨院里,一个男人兴奋的大叫着。

复社四大公子的两位,就此相见。

不过,此时冒辟疆却还没有那位给无数历史学者和三流小说作家制造了饭碗的董小宛在身旁陪伴。

“吾辈复社,当效仿前辈东林,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当为民请命,废除江海联防协定,将粮米运至大明各地,以哺嗷嗷待哺之灾民。”

两位日后都是靠着女人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才子,在书桌前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似乎这二位不但都是因

最新小说: 王猛传奇 大明:家妻上将军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明渣的逆袭 圣心双雄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千秋之改 寒门枭主 异域之星球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