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夺鼎1617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祯版多收了三五斗
背景色:字体:[]

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祯版多收了三五斗(4 / 6)

或多或少的一串串制钱。

“先生,给银子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银子,好象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总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乡下土包子!”夹着一枝毛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一贯钱就作一两银子用,谁好少作你们一个铜板。我们这里没有银子,只有制钱。”

“那末,换南中通宝吧,嘉靖通宝、天启通宝也行”从制钱背后的马来看,知道手里拿的是跑马崇祯。而且,手感和铜板的颜色都告诉旧竹斗笠们,这个钱怕是不好花出去!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崇祯皇爷的江山,就要用崇祯皇爷的通宝!这是崇祯通宝,你们不要,可是要想蹲大狱?”

不要这制钱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弄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弄明白,大家看了看制钱后的跑马,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制钱塞进旧裤褂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街道上很快便变得热闹起来了。

旧竹斗笠们今天上镇来,原来有很多的计划的:南皂用完了,须得买十块八块回去。南盐也要带几斤。南油向挑着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个制钱只有这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人家合买一罐分来用,就便宜得多。摆在布庄柜台上的花花绿绿的南布听说只要八分半一尺,女人早已眼红了好久,今天粜米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几尺,阿大几尺,阿二几尺,都有了预算。有的女人甚至想买一个玻璃镜,这东西实在怪,照着人纤毫毕露;比起家里那个满是铜绿的铜镜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难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让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松一点,谁说不应该?缴租,交税、三饷、缴祠堂的各项摊派,还债,解会钱,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多馀吧。在这样的心境之下,人们都是满怀着希望。

但是正如那句话,希望越大,失望便越大。

他们只知道,卖了今年的新米换来的制钱没有半吊或者一串是自己的了。

反正兜里的钱都不是自己的,还要填补亏空,既然亏空填补不完,那索性就把亏空放在一旁,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而且有些东西确实是过日子必须要用的。

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狭窄肮脏的街道上一面行走,一面谩骂诅咒着那该死遭瘟的米行,还有在数千里之外的那些南蛮,使他们本来可以过得稍微好一点的日子,变得更加糟糕。

“南瓷面盆刮刮叫,十个铜板真公道,兄弟,来一只去吧?”

“喂,兄弟,这里有各色花南布,特别大减价,八分五厘银子一尺,足尺加三,要不要剪些回去?”

虽然伙计们的吆喝声做到了十足真金并且足尺加三,奈何今天虽然乡亲们的褡裢里有通宝,可惜,也只是暂时在他们身上背一会而已。

在同店铺伙计的讨价还价、争论崇祯通宝的品相等等诸多问题之后,刚到手的制钱一串两串地变成了南布,南肥皂、南盐之类必需品。

同样的,也有些旧竹斗笠们回到了自家的船上,让女人开始煮饭,拿出了咸菜,就着在茶楼楼下烧腊摊位上买的一点叉烧,两角米酒,开始喝酒。

两口酒下肚,几句牢骚一骂,河面上越发的显得热闹起来了。“阿哥、契弟”之类的话在水面上飘来飘去。

“五钱银子一担,真是碰见了鬼!”

“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

“今年亏本比去年都厉害;去年还粜七钱半呢。”

“又得把自己吃的米粜出去

最新小说: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谍战:红色掌柜 战国生存指南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帝秦设计师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女穿之大理皇朝 早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