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军人——1933年秋,他在亚速尔群岛战役中受伤被俘,未及伤势痊愈便等来了威尔士王国独立的消息,经过艰难抉择,他选择退役并回到了威尔士。1934年夏天,在昔日同僚的举荐下,他加入了威尔士海军,以少尉军阶在安格尔西岛的海军基地供职,当了足足五年的“陆上海军”,直到1939年才重新回到海上,担任威尔士海军第2巡逻舰队指挥官,掌管4艘炮舰和2艘鱼雷艇。1945年夏天,他有幸成为“卡迪夫”号首任舰长,并随之加入了新联合王国海军。
在新联合王国海军之中,威尔士籍的少校和爱尔兰籍的少校,薪金待遇完全一致,而且在名义上有着相同的晋升空间,可戴维斯并不奢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海军上层,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兢兢业业地干到退休,然后领着足够生活的退休金在故乡的海滨安度晚年。这种务实而低调的想法使得戴维斯不像爱尔兰籍的同僚们那样想方设法提升自己在某个军事领域的造诣,他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维护团队稳定上,对舰员们的工作生活情况非常关心,而且对待下属十分宽和,因而得到了全舰官兵的爱戴和拥护——红龙级驱逐舰设计时的人员编配是300-320人,“卡迪夫”号当前的配员是11名军官和298名士兵,除1名通讯兵、2名技术士官以及1名交流任职的军官之外,其余人全部是威尔士籍。在广播里听到了舰长截然不同于平时的严肃语气,舰员们不禁有些紧张,每个人都认认真真地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仔仔细细地检查他们早已熟悉的武器设备。
当扮演“入侵者”一方的两艘驱逐舰出现在这片海域时,9艘苏俄参演潜艇中的8艘已经潜入了水中,只有一艘甲板和指挥塔都被演习用炸弹染红的潜艇老老实实地浮在海面上,庭艏挂出了一面象征着“已在演习中被击沉”的明黄色旗。下潜的潜艇,有的确实没被对方舰载机攻击,有的则是自认为“战斗中受损但得以紧急修复”。由于水下航速存在较大差异,它们渐渐拉开了距离,那两艘埋头潜航的K级潜艇已然遥遥领先……
“报告,西北方有机械噪音,好像是高速螺旋桨声!”
在K-1的驾驶舱里,警惕的声呐兵及时向别列祖茨基大尉报告了设备侦测到的异常情况。
别列祖茨基大尉低头看了看表,讶异而惆怅地说:“敌人的驱逐舰来得这么快?”
须臾,声呐兵从容不迫地报告说:“确认是高速螺旋桨发出的噪音,目标在我们西北方大约40链的位置。”
别列祖茨基大尉顿时皱起眉头,并迅速下令道:“航速进1,隔舱室保持绝对安静!”
大副立即操控车种,通知机舱相应降低航速,另外几名军官士官分头向各舱室传出噤声指令。
随着潜艇水下航速的大幅降低,机械运转产生的噪音相应减少了,加之艇员们集体保持静默,潜艇内部几乎到了艇尾有人掉根钉子,艇艏都能听到的程度。不过这个时候光凭耳朵还不足以听到声呐兵所说的高速螺旋桨声,过了一会儿,声呐兵轻声轻气地报告说:“高速螺旋桨声有两个声源,它们没有直接冲我们来,而是往我们身后去了。”
别列祖茨基看了眼深度计,然后压低声音下令说:“停车!升潜望镜!”
片刻过后,沥着水的潜望镜筒降了下来,大尉连忙把着潜望镜筒,缓慢而均匀地转了一圈,眉头顿时皱的更紧了。
“坏天气!”他郁闷地嘟囔道,“根本看不清20链以外的船只!”
副艇长基里亚诺夫中尉接替他的位置继续观察,然而视线中只有浪花和飞雪,压根连对方舰艇的影子都瞧不见。
这时,声呐兵小心翼翼地提醒:“目标在我们正北方,距离30链左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