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
与此同时郭子仪带领一队人马在河南等地与叛军的支部也发生了冲突,相继几次的遭遇战都是郭子仪取胜,一时间朝中为之一振纷纷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李承威从起兵以来一直高歌猛进未尝一败,所到之处更是群雄束手。因此对也没把潼关放在眼里,直接率兵攻潼关。但是潼关毕竟为天下雄关,李承威轻敌冒进,被哥舒翰击退。叛军军主力被阻于潼关,不能西进。
眼看李承威的派军已经被阻止在潼关之前几个月的时间了,因为劳师远征再加上粮草不足,根基不深,胡兵水土不服等问题。相继爆出了叛军暴乱,四散奔逃的事件。
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唐肃宗大喜,杨国忠建议唐肃宗命令哥舒翰出兵进攻。唐肃宗也是急于平叛,毕竟潼关之中有精兵二十万,而叛军总计十五万,经过几次事变相比已经兵力大减,怎么想都不可能输。
“报,陛下,潼关战报。”
唐肃宗身形一凛,道:“赶快拿来我看。”
战报还是密封的,别人没有看过。唐肃宗手都有些颤抖了,打开战报一看,一下子瘫坐在龙椅上。
杨国忠也有些颤抖的道:“陛下,难道哥舒翰败了?”
唐肃宗将战报递给杨国忠,一句话不说,杨国忠接过战报,上面写道:哥舒翰领兵出关在灵宝西原与李承威的精兵相遇,被埋伏,二十万兵马只剩八千,逃回潼关。眼下潼关已经无兵可守,请陛下速做决断。
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
其实一开始遇到的三万多精兵只不过是李承威放出来的诱饵,为的就是哥舒翰引到这个埋伏圈之中。
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
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窜逃,从黄河西渡进入潼关,潼关外挖了三条战壕,都是二丈宽一丈深,人和马掉进沟里,一会就填满了,后面的人就踩着尸体过去。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
杨国忠不可思议的摇头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二十万人就这么没了?”
唐肃宗道:“是朕的错,当时哥舒翰、郭子仪等人都上书阻止朕让潼关出兵。如果潼关不失守,说不定郭子仪真的可以在河南等地打败叛军。但是眼下潼关不保,大势已去了。”
杨国忠道:“陛下,眼下潼关已经不保了。长安并没有潼关的险地,如今京中兵马只有一万,陛下,臣建议移驾吧。”
唐肃宗神情悲痛的道:“先皇励精图治创建这大好河山,如今就要葬送在我的手中,我有何颜面面见列祖列宗啊。”
杨国忠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陛下还在就一定可以重整山河。虽然叛军现在气焰嚣张但是必定不能久持,三军所在不过是河北河南之地,眼下长安太过危险,只要陛下迁都蜀中厉兵秣马必定可以重整旗鼓平定叛乱。陛下千万不可灰心啊。”
李辅国也来劝谏道:“陛下,现在长安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请陛下早日决断,再晚就来不及了。陛下也要想想皇室血脉啊,切不可金额玉石俱焚啊。”
唐肃宗缓缓的站起来,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