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惯了太多缠绵悱恻的江南小诗,这种大气磅礴的塞北诗带来的冲击力是难以言喻的。
李善当然不推辞,又想到一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王昌龄的两首边塞诗,一首不够,来个二合一。
“好诗好诗,来,众位爱卿与朕同饮一杯。爱卿还有没有,没想到爱卿边塞一行竟能带来如此多的好诗,真是如饮甘醴啊。”唐玄宗开怀大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善又是一首。
众人都惊叹不已,共饮一杯葡萄酒。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唐玄宗又是感叹,边塞将士远离家园保家卫国,实在不容易。竟然让户部增加边塞将士本的军饷,聊以慰籍。
“爱卿如此才思,真是令朕大开眼界啊。你说吧,想让朕赏你点什么?”唐玄宗金口玉言,自然不会反悔。
对于求赏赐一向是李善最不擅长的事情,李善对唐朝的价值观一向也没什么概念。再说了,要的多了显得没出息,要的少了,有觉得自己亏了。
“臣实在想不出要什么赏赐,只要皇上喜欢臣的诗,陈也就心满意足了,别无他求。”所以李善还是将皮球踢回去吧,至于赏什么,还是皇上你自己说吧。
唐玄宗思忖了一下道:“行了,近日突厥进贡了一件貂皮大氅,据说是从北方极寒之地猎来的黑貂皮所制,就赏给你了。”
“谢主隆恩。”李善大喜过望。
喜得不是唐玄宗赏赐东西给他,而是这貂皮大氅确实是个好东西。毕竟是进贡来的,岂能是凡品。不但质地柔软温暖,而且非常宽大,可以将李善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在还没有棉衣的唐朝,这种东西可是冬天出门必备。
李善这边塞诗也是一举成名,之前朝中大臣多是听人传闻李善的才情,而今日确实亲眼所见,效果自然不一样。
从此之后,边塞诗大热,凡是学子都一定要领略一下边塞风情,科举之时如果做不出一首像样的边塞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秀才。
而边塞的将士们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边防上也有了更突出的成绩。对于李善这个名字,已经没有人不知道了,他是个文士,不会武功。但是在军中却有着极大的人气。也为李善以后在军中无人可以撼动的统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李善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此是后话。
(今天两章)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