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难堪心理,理解冲他点点头,生怕再多说什么引起领导不快,一言不发起身抬脚先走为上策。
吴副书记走后,姚书记心里怒火攻心,他当即打了个电话给市委书记刘国安,向他添油加醋汇报陈大龙故意在此次市政法委牵头的扫黄打啊黑行动中人为设置障碍。
老狐狸刘国安早料到姚书记会打来这个电话。
他太了解陈大龙的个性,这家伙无论在哪个区县当领导,从来最讨厌别人插手内部事务,别说是政法委的姚书记,就算是他的主子张市长亲自插手,估计他心里也会不爽。
既然明知道陈大龙绝不会同意别人插手他管理区域范围内的内部事务,刘国安为什么又要在市委常委会上给政法委的姚书记下达这样的任务呢?
刘国安从之前一次次政治斗争的挫败中学精了,他心里想的是,既然张市长利用陈大龙大刀阔斧抢“阵地”,自己不妨以毒攻毒借力用力。
只要陈大龙多一个敌人,张市长便同时多了一个敌对,而自己却多了一个同盟军,若是市委常委成员中大多数都成了陈大龙的敌人,那么自己将不战而胜!
“铸剑十年不露光芒”才是真正官场高手该有的状态。
刘国安装模作样安慰了姚书记几句后,冲他表态道:
“这样吧姚书记,我一会亲自给陈大龙打个电话,让他安排人手配合市政法委的工作,都是为了工作,怎么能有私人的想法,那是不对的,也是不称职的。”
姚书记之所以向刘国安汇报情况的目的也就是指望着领导为自己撑腰,亲自出面协调问题,见刘国安说了这话也就放下心来,态度良好对刘国安说:
“好的,我们政法委这边坚决执行刘书记指示。”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
如此简单的道理聪明人了然于心,偏偏官场中诸多“姚书记”之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靠山”身上,在此类官员心里默认一条,听领导的话总是对的,毕竟领导说你行你就行,升官提拔还不都指望领导?
这样的想法真就对吗?
从某种层次的官员来说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当官员进步到相对高的政治地位,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值得商榷。
笔者最欣赏陈大龙的一点是,他表面的上在官场经营了一条条人脉当做靠山,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强大的自信才是其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最大靠山。
一般人想要理解透彻这句话不容易,聪明人自己琢磨才能有所得。
刘国安事后果然亲自打了个电话给陈大龙,明确对陈大龙表示,“陈书记,政法委的姚书记对于经济开发区的某些领导干部不配合工作非常不满意,希望你能站在大局出发,配合政法委此次牵头的扫黄打非工作的开展。”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刘国安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岂能瞒得过聪慧过人的陈大龙?
此事进行到现在,眼看着姚书记把靠山刘国安搬出来镇场面,再想想此事原本就是刘国安在市委常委会上主动挑起,他心里跟明啊镜似的。
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理,陈大龙不卑不亢回复刘国安:
“刘书记请放心,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的事情,说明我也是同意的,我一定会亲自安排人手配合政法委同志的工作。”
既然陈大龙态度积极,刘国安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便把陈大龙的回复原封不动又转回给说给姚书记听。
那边坐等回音的姚书记听了领导回话后,当即再次派出吴副书记去了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找魏局长,商量双方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