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林九阳功的时候所提及的,因此子龙特意买了一本金刚经,准备加以参悟。
再来就是峨眉的峨眉九阳功了!
这峨眉派的创派祖师郭襄女侠本是世俗之人,所会的武功,极为庞杂。
后来得了乌斯藏密宗的金刚宗金轮法王的看重,意图收她为弟子。
只是金轮法王代替蒙古与中原为敌,而郭襄女侠的父母,又是中原武林的领军人物,因此她便没有拜入金轮法王门下。
直到金轮法王临死之前,拼死救下郭襄女侠之后。
这位女侠心生触动,又受了情伤,因此就去了乌斯藏,学了一些金刚宗的佛法回来。
此时她已经渐渐变作了一名佛门居士,又有早年得之觉远禅师的九阳功一部分,渐渐就练习起来。
只是少林九阳功讲究禅宗的佛武相合,而这峨眉九阳功却全在一个悟字之上,与密宗的顿悟极为相似。
最后就是武当派的九阳功了!
这武当派创派祖师张三丰本是少林寺藏经阁之中的一个小沙弥,与觉远禅师作伴,整日介打扫藏经阁,维护经文。
而觉远禅师悟出九阳神功之后,也只以为这是一门强身健体的法门,也把这经文的一本分,传给了张三丰。
后来阴差阳错之下,觉远禅师为了张三丰叛出少林,力竭圆寂在少室山之下,梦呓之中,念出了九阳神功。
那时候张三丰年少,又心伤师父之死,因此也没有记全。
离开少林寺之后,他以这九阳神功的残篇,练成了一身武功,闯荡江湖之上。
后来有感于蒙元残暴,对世俗也是不再留恋,就此归隐武当山之上,接触了道家之后,竟然由佛入道,成了一代道家真人。
而他的武功,自然也是缓缓产生了极大的转变,由少林的刚猛,发展到了武当太极的刚柔并进。
所以,张三丰流传下来的九阳功,可以说是最贴近九阳神功的残篇。
但是毕竟其中经过这位高人的自己改编,所以与九阳神功的正本也是有极大差异。
再加上这其中佛道相合,子龙想要领悟,却也是极为艰难。
三种九阳功摆在身边,又大略思考一番之后,子龙便由这少林的九阳功开始入手。
虽然武当九阳功精华最多,最贴近九阳神功,但是佛道相合的要求,却是极高。
子龙却担心自己一时领悟不了,就打算从少林的着手。
当下他先是翻看这金刚经,缓缓领悟这经文之中的佛家至理。
金刚经首译是一代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时间却是在南北朝前期,前秦成立左右。
那时候战乱频仍,百姓困苦不堪,因此佛教才得以通行。
最初的金刚经,只有五千零四十二个字。
后来历代高僧,都是不断重新翻译,又加以注释,到了明太宗时期,已经增加到了五千一百七十六个字。
子龙手上的这本,正是这本经文的流通本。
子龙仔细研读一番金刚经之后,深深体会一番,却发现竟然与儒道两家的思想也是颇为贴近。
他在学字之时,就与婉儿一起,从儒家的经典开始学习,虽然读的不多,可是至少论语这等却是读全了。
至于道家经典,他也是在与清虚真人的交谈之后,大略知道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如今把这三者摆到一起,却是细细研读起来。
这一番研读三家经典,也就花去了子龙的一天时间。
除了吃饭之外,就算是晚上,子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