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的擦边球。”
沈平知道陈青云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没有听完陈青云的讲述,他还不好表态。
丁启诗早有进军通信设备领域的计划,最近与几家大公司达成了近百亿的业务意向,便将计划变成了可以很快落地的项目。只不过项目落地之前,丁启诗还是先征求陈青云的意见。
十亿元的投资,凭紫微公司或陈青云的实力,完全不需要借助外力。当陈青云听完丁启诗的盈利分析后,正好遇到他要在安平实施全民信用评估。陈青云要扫清来自于干部队伍的障碍,于是打起了通讯项目的主意,将丁启诗准备独资的项目变为股份制投资模式。丁启诗不是那种守财奴,无条件支持陈青云。
信息公开与全民信用评估的实施,公务员的灰色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陈青云想通过投资的方式,对安平的公务员进行补偿。他不能改变目前的收入分配方式,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有些话不能说透。
沈平听完陈青云要在安平公务员中间发行股票的事后,陷入沉思之中。对于他来说,这件事情匪夷所思。在华夏很多地方,特别是股份制改造的初期,地方政府都有类似的操作方式,就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分配一定数量的原始股。因为是成长性好的单位,所以那些原始股很受公务员的欢迎。不过,后来中央明令禁止这种不公正的行为,这种公开的原始股分配方式转入了地下。现在陈青云要公开在公务员队伍发行股票,上级知道了将如何处置。
陈青云看到沈平纠结的神情,知道他的难处。如果沈平极力阻止,他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公开支持,责任肯定有他一份。
“我会向上级汇报,谋后而定。”陈青云不想给沈平太大的压力,平静地说:“同时我会与丁总商量,如果s省想得到这个项目,就必须接受我们的条件。”
沈平不知道陈青云那来这么大的底气,但他习惯于服从陈青云的决策,尽管陈青云的年龄比他小很多:“青云,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大的风险,但我肯定会支持你。”
“我确实有个想法,不过现在还未成型。”陈青云不想过早地透露自己的计划,但什么都不说,沈平肯定会猜疑,只好诚恳地说:“只要条件成熟,我会第一个与你商量。”
刚说完,陈青云的电话响起,随后他高兴地说:“看来你得多准备几个人的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