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的生产其实是需要一整套的良性循环,只有需求才能继续生产,而且,越是有战争的时候,武器的重要性和价值才能体现。
秦国的军工生产靠的不是秦军一家來养活,而是需要很多家军队來提供这样的商机,不仅仅是秦军,还有赵军,燕军,韩军,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商业组织,个人等等,只有这些不同的需求才能让这些庞大的军工企业进行运转,加上战争对武器的硬需求,国家不可能让自己的士兵拿着绝对落后的武器去作战,所以,军火行业是一个需要赚钱來进行良性循环的行业。
军火工业的强劲发展才能促进一个国家整体科学技术相关的应用以及进行一步发展,尚文一开始的想法也是从这一点出发,或许是秦国高层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特别是秦王的认识,他认为,秦国军火工业只有不断的进行军火工业品出口,才能维持强大的军事装备优势,因为一些经济数据摆在了秦王面前。
这些数据说明,按照秦国的财政状况,如果单单依靠秦国的国家财政能力以及王室收入來为此如此大的军工生产的话,那么秦国的军工生产企业按照目前的规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很有可能缩小三分之一,随后将以百分之十的速度不断的进行缩小,这个后果将带來很严重的后果,相关的企业也会转向民用市场,或者是退出军火生产行业。
秦王当时感到很震惊,当他问道原因的时候,他才明白,因为秦国的财政收入不可能全部拿來为此庞大的军火生产,而且国家不可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如此一來,战争需求就会逐步的缩小,同样,秦国的生产也会逐渐的缩小,那么既然秦国的财政状况不允许,那么秦国的军工生产为什么在近年还能持续的保持增长状态。
回答是,秦国允许武器外贸出口,这些武器出口带來了大量的商业机会和行业暴利,因为秦国的工厂加工这些武器并不是很难,就连一些刚刚成立的小加工作坊,也能生产燧发枪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只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批量生产就可以了,而且,一些作坊引进相关的小型机床设备,特别是电在工业生产,机床生产方面广泛应用之后,使得秦国在机床生产方面做得越來越小,这就造成秦国的一些小型作坊也开始引进机床设别进行生产。
这样一來,秦国的军火工业品大规模的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些国家既有军队的大规模订单,比如楚国,虽然楚军拿到的武器都是秦军退下來的旧式步枪,但这些步枪足够武装楚军了,此外还有韩国军队,他们正在努力的朝秦军靠近,所以在武器方面,韩国军队追赶速度一直是最快的,赵国军队虽然是燕国交款完成的,但他们的武器毕竟是完成了初步的更新换代,此外还有大量的各种需求,有奴隶贸易需求,打击水盗的需求,以及贵族处于自身保护而进行的需求等等,这些都为秦国军工工业带來了庞大的军火订单。
而一些小型企业,特别是小的加工作坊也有他们的需求位置,这些武器的后期维护特别是一些零部件磨损之后的更换,都是这些小型企业和小的加工作坊提供的,因为大的工厂生产的的东西价格比较贵,而这些作坊生产的东西比较便宜。
好处不仅仅是其他国家养活了秦国的军工企业,同时刺激了秦国的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这些企业相互之间的技术竞争也带动了秦国的军工技术的进步,通常情况下,军工技术代表这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秦国目前就是这样的状况。
军火贸易带來的繁荣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在秦国的整体财政收入当中,军工企业以及那些相关联的小型企业贡献比例就高达百分之三,军工企业的繁荣给秦国的财政提供了丰富的税收來源,这些税收足够秦国应付接下里一年的财政支出,而秦国也可以继续依靠这些繁荣资金带來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