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日渐势大,赵国乃我西方屏障之国,今赵王新丧,秦国趁此发难,我齐国自应当出兵驰援赵国,共抗强秦。”
齐王问道:“若依卿所言,孤应当何时发兵?”
田单道:“赵国质子已入齐境,我王可即刻发兵驰援。”
上大夫后胜站出来道:“安平君此言差矣,自赵魏韩三家分晋以来,礼乐崩坏,天下大争,秦国不过一时之势,恰如当年之魏国。当年魏将庞涓攻赵,孙膑先生按兵不动,待双方俱有所损,战力已疲,方才出兵相援。安平君自认可比孙膑先生高明?”
田单道:“孙膑先生乃鬼谷高徒,兵法神鬼莫测,田单自是及不上的。但今时不同往日,秦之强盛自孝公时起已累积四世,现今秦国西北、西南皆已平靖,大有直扑中原之势。多年来,赵国在山东六国之中抗秦之心最为坚定,战力也最为强悍,若赵国折服,天下将再无可遏制秦者。”
齐王听了两边陈述,露出难以决断的表情。
这时国舅太史高离席,走到庭间:“大王,我齐国雄居天东,山河形胜,中原诸国争霸,所首要的当是在争霸中为齐国攫取利益。今日有秦使入齐,明言臣下,今次秦国攻赵,齐国若按兵不动,他日赵国国破,秦国可与我大齐平分赵国。”
齐王惊讶道:“噢?有这等事?秦使何时入齐,寡人怎地不知。”
太史高曰:“秦使刚刚抵达临淄,现在便可入宫面君。”
田单高声道:“万万不可,秦国乃虎狼之国,昔日秦相张仪挑唆楚国与我齐国断交,许以商於六百里土地,最后却生生变成了六里,我王可曾忘记?平分赵国之语,断不可信。”
后胜刚要出言相驳,传令的内宦来报,赵国长安君已抵临淄,正在城门外等候。
齐王正欲开口,又有内宦入得殿门:秦国使节也已到了。
田单道:“我王当宣长安君。”
同时太史高道:“我王当宣秦使。”
齐王面露难色,搓了搓手目光循向一边,一直安坐一侧的王后开口道:“朝堂之事未决,还是先都安排在馆驿里吧。”
齐王如蒙大赦,轻拍了一下大腿:“夫人说的对,正该如此。诸位卿家就不要吵了,此事明日再议,容孤好好安生一晚。”
田单抢声道:“大王……”齐王却扶案而起,径自去了,留下一众卿士大夫面面相嘘。
太史高挽起大袖,抠了抠自己的手指甲:“安平君一心为国,佩服佩服。”
本以为田单会拂袖而去,谁知他竟悠然袖起了双手,双肩显得有些耷拉,就像街市上一个最普通的中年男人。他面无表情,没有高兴,也没有不喜,而是很平静说:“彼此彼此。”
秋已深了,太史高忽然感到背后一阵凉意。
……
……
与此同时,三百里外历下邑中也在上演一出闹剧。
公孙伏英睡至傍晚方才醒来,一问时辰不由大惊,忙呼唤府中仆役,由婢女导引赶往长安君住所,却发现长安君竟然不在房中。仆役报与常文邑守,邑守下令找遍全府竟不见人,一时二人都着了急。
“这长安君人去哪了?”
这时,两个人对坐在昨日宴饮的厅中,想着同一件事,却是各怀心思。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我要见公孙大夫,你们让我进去。”
“门外何人喧闹?”常邑守问。
仆人道:“是长安君的扈从。”说着眼睛微微斜觑公孙伏英,道:“说是要见公孙大人。”
公孙伏英道:“让他进来。”
仆人的眼神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