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炮吧!”马尔马拉海上临近奥斯曼都城的庞大舰队上,旗舰上的指挥官向一名传令兵下令道。
随后不久,首先在西班牙的旗舰上开始喷吐出猛烈的一阵阵白烟。这些白烟似乎是甲板之间向天空中喷吐出的,这甚至让远处的法国人在用望远镜观察的时候感觉到心惊,以为是那传闻中的东方人用了什么魔法隐蔽的命中了友邻的西班牙人似的。
而西班牙人当然知道:整个船队配备了那么多的“防空皮炮”可并不是仅仅为了防止那新军主力部队的空中气囊。还是为了对付新军主力部队的一种标准兵器。
在美洲和菲律宾都吃过大亏的西班牙人对新军的了解远远胜过其他西域或欧洲的国家,尤其是在李峰等人的指导之下。
拥有着比欧洲更为精良的管理、水力资源、还有选训资源的情况下,新军主力部队的铠甲防护今非西比,就是一个普通士兵的板甲质量也几乎能够同骑士贵族们的上等货相提并论。马穆鲁克那种重型火绳枪也没有把握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有效的杀伤这样防护精良的对手。而从一系列情况来分析:在新一代的兵器普及和升级之后,新军主力部队的主要火力杀伤体系延伸到了一里左右的距离。除了轻炮以外,一般意义上人力能够携带的枪械很难威胁到那个距离了。
经过李峰的协助研究与规划:对付新对手的火器在几年前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发射一斤重弹丸的一寸半约50毫米口径的新型抬炮。
也只有这个规格的火器有能力把单位打到四五里远的情况下仍然拥有足够的杀伤力来破除一切单兵防御,甚至对一些简单工事和车辆也有威胁,这种规格的火炮远距离抛射当然会使战斗效率大幅度降低。对于新军主力部队那种喜欢以分散队形迎敌的,说不定几千发弹丸才能杀伤一人。因此对此也有不少人质疑;
而李峰的回答却很简单:“组织与技术落后,就不要妄图轻松杀伤对手了。动员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兵力在防御中迎敌,以海量的储备物力和火力乃至山地防线工事建设迫强敌知难而退,是唯一的取胜之道。这还得保证进攻到伊比利亚半岛的新朝远征主力在灭掉中东欧各国的时候损失了足够的人员,产生了畏战情绪。”
李峰还提议应该向包括英法在内的欧洲各国扩散技术,没有必要保密。因为在李峰来看:如果新朝打算远征,并且做了陆海两路进攻进攻的准备,那么整个西方就绝无幸理,必然全面沦陷。而如果只是陆路远征而来,中欧和东欧乃至近东中东那一票是一定会被灭掉的。西欧能不能保住也在两说。毫无疑问的是越充分的准备,幸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包括腓力四世等不少人的反对,甚至是一些人开始对这位东方来的人物态度转向敌对与排斥的重要原因。
不过有一点还是让李峰对这些欧洲人感到钦佩,内心的愧疚也减轻了不少:那就是西班牙人可以算是欧洲比较集权****乃至保守主义的国家,远没有英国荷兰等国那样自由与开放。可即便是这时代的西班牙人,也没有东方人很多骨子里里的矜持与偏执。
当年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只不过是一次进攻性的失败,甚至没有最终动摇西班牙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主导地位。可即便如此,西班牙人就在海军建设甚至度量衡领域放弃自己的标准而全面采用英国标准。美洲和菲律宾的失败让西班牙人轻松的连自己国家的重量单位也放弃了,而是几乎没有多少阻挠的让那些工匠们接受了中式制造规格和标准,连炮弹的规格也是如此。设身处地的思考:李峰认为师傅张海不太好说,但就是那些其他弟子面临同样的情况也不一定能做到如此。这说明只要西欧在这次考验下幸存下来,哪怕丧失所有的海外领地,也会很快进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