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英雄 > 第1196章 决战海峡(二)

第1196章 决战海峡(二)(1 / 2)

做为第一批将要渡海参战的先锋,张洋等不少从未参加过类似作战行动的官兵心中也是多少有些紧张的。可张洋知道自己身为获得过英勇勋章的新军近卫先锋,不愿意在这些勇敢者的面前表现出来。

天色完全黑下来、队伍也准备下水的时候,每名先锋队战士的身上都扛起了那让体力远比一般人精良的人都感觉到有些沉重的负担。

虽然第一批出发的队员身上没有过多的给养负担,可携带的火力却完全不少。

身上十公斤上下的精良铠甲与五公斤左右抵消铠甲重量的的空心木救生装置、加上二十公斤上下的主战武器与弹药、十二公斤左右的重手榴弹与近战装具,再加上及少量的给养与每人平均五十公斤左右的抬船负重,在由阵地向预定滩头的百余米转移过程中每个战士都肩负着上百公斤的重量。

好在因为有专门的官兵协助战士们把船移动到预定的登陆出发集结地,抬着这样沉重的负重前进的路程并不算长,就已经抵达了临近海浪的地方。

为了最大限度的隐蔽,官兵们几乎都把嘴巴张的大大的,克制呼吸和喘息的过程中发出过大的声音。只有那月光在海面上带来的反光还隐隐的指示着方向。而事先侦察好的登陆出发地上也没有太多的坑洼之处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各种事故的可能。

近卫先锋所选择的出发地不是伊斯坦布尔海峡最近的地方,也不是最远的地方。而是距离伊斯坦布尔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的一处大约四里宽度左右的海峡附近。

在这个距离上做好登陆准备是因为这里不是敌军守备最强的点,却也不是最容易被猜到的点。整个海峡的宽度超过东岸近卫部队主力的掩护距离,但是如果在必要的时候:上岸的登陆先锋部队却可以有效的与东岸部队相互配合,威胁整个海峡的绝大部分水域。

在新朝十年清明前夕的夜晚,白天刚刚经历了激烈战斗并领教了新军精锐部队那个个都堪比顶级武者级别的强悍实力后,土耳其人丝毫没有放松在整个海峡乃至岸边警戒的意思。整个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的大部分武装力量被重新动员了起来,一时之间也集结了两万余骑兵和近十万左右的武装力量。这些都城附近的武力不少都是原本从北线调过来曾用于抵御神圣罗马帝国的精锐力量。

在白天的激战之后,整个伊斯坦布尔境内的不少民船也都被征用了,并成为了军队的武装巡逻船,多达千余艘的大小船只在新军主力部队白天阵地附近各几十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严密的封锁线。这让刘洪涛也意识到,如果不与敌人展开近战肉搏,实际上是很难突破土耳其人水上封锁的。至于登陆之后,也显然会面临激烈战斗。只要不陷入规模庞大之敌早已准备好的陷阱之中就算登陆行动成功了一大半了。

各船队在出发之前也携带了一些早已准备好的其他装备,如推杆雷这一类。五十余艘出发的小船大概携带了二百支左右。因为这次的小船规格实在太小,还是薄钢制成,因此这种手段实际上也只是一种近距离的肉搏手段罢了,在运用的时候对于己方船只实际上是相当大的危险的。

地中海上的风浪本来就比东海南海或北大西洋上的风浪小的多,这临近马尔马拉海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实际上风浪就更为的有限。船队选择登陆起航的时间也是一天中海况比较好的时候,可即便是如此,那些三四尺高的浪对于装满了全副武装官兵的小船来说也似乎让小船显得有些不稳,在这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沉船似的。好在对于这种钢制小船夜间航渡中防浪防水的问题上队伍上早有准备。这些小船不但型制如同独木舟一般,而且内部还算宽阔。敞口的部分似睡袋又似蓑衣,能套在人的肩膀上使整个船只在帆布的掩护下少有外露的部分防止进水。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些帆

最新小说: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王猛传奇 战国生存指南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万历明君 寒门枭主 谍战: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 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