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副失望的表情,摆摆手示意李牧自去寻找功法。然后就闭上眼睛,继续打起盹来。
李牧小心翼翼地拿起笔墨和纸,向里间陈列功法典籍的书架走去。
虽说玄明派近年来人才凋零,颇有些青黄不接的意思,但毕竟是传承了数千年的修真大派,门中典籍的收藏量还是丝毫不逊色于其它任何门派的。
此处功法阁乃是玄明派收藏陈列大多数功法典籍的所在,数量惊人,几乎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特别是一楼收藏的先天功法,其含量之丰富,几乎涵盖了玄英界所有的此类功法。
此楼先天功法经过细致的分类,有剑法、刀法、棍法、拳法、腿法、身法、枪法等数十个大类,每个大类之下,有数百到上千种功法不等。
李牧此次前来本想挑选一门剑法、一套拳法和一套身法回去研习,却没想到此处有只能抄录不得带走的规定。如此一来,他待在第三层的五个时辰来回要用去两个时辰,剩下短短三个时辰的时间,还不够抄录一份的。因此他便打定主意认真挑选好功法后,再用几天时间来将其抄录。
心里定好目标后,他便认真的挑选起功法来。
李牧首先阅览的是拳法类的功法典籍,这一类的典籍也是整个先天功法部收藏得最多的种类。
他初次见识到修道者所攥的先天功法,被一个个开山拳、破海拳、天火拳的威武名字弄得是眼花缭乱。而且这些拳法的介绍都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好像学会了它们就真的有开山破海之威似的。
李牧也不知何种拳法适合于他,而且他自恃真气雄厚,功法于他只是一种手段。因此他侧重于选择其势绵绵不绝的拳法,却不专注于攻伐之道。
最后他选定了一门名叫“逐水叠浪拳”的拳法后,便转头走向了陈列剑法类典籍的书架处。
两个个时辰后,李牧暗暗记下“逐水叠浪拳”,“刺蜂剑法”“追风步”这三种功法的名称,眼看自己在第三层停留的时限将至,他便匆匆下山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中,李牧每日白天便带上纸笔,前往功法阁誊抄三种功法,晚上有月时用灵石吸收灵气,无月时打坐调息,梳理体内真气。倒也过得充实无比,独居的寂寞之感也慢慢淡去了。
如此七日一晃而过,三部功法终于被他画图影形,全部誊抄临摹完毕了。
这一日清晨,李牧抬了一大缸水放在屋外,准备研习“逐水叠浪拳”这套拳法。
“逐水叠浪拳”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拳法招式,将水波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一叠一叠的浪潮,达成一种巨大的冲击之势。此拳法优点是可攻可守,威力惊人;缺点是蓄力时间长,耗费的真气多。不过这个缺点对于李牧来说,却是根本不存在了。而且此拳一但蓄力完成,给敌人造成的伤害也是相当可观的。
修行了一上午的逐水叠浪拳,李牧非但没有感到疲累,反而精神奕奕,便继续研习起“追风步”来。
这追风步乃是以真气附着于双脚之下,通过特殊的移动步伐,达到如风诡变、捉摸不定的效果。此步伐却是他最难掌握的功法,无他,皆因他入门时短,对真气的掌握程度太过粗浅,不过熟练而已。因此想要练习这门功法,却还要花大量时间熟练掌握真气的控制之法再说了。
到了傍晚时分,他便练习“刺蜂剑法”。这剑法倒也不难,讲究的就是“快狠准”三字要诀。练习的方法是先刺死物再刺活物,慢慢达到“一剑所出,千蜂落地”的境界,便算是此剑法大成了。这剑法无甚难度,威力也不弱,只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聚精会神的练习,因此少有人会选择它。
李牧早在前些天,便趁着前往传功部抄录功法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