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备战狂潮4
军备生产总部的总监卡尔·弗里德里曼,以及他的两名副手詹姆士·艾德礼、吉尔·辛格,每天都处于繁重忙碌的工作之中。为了及时准确地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无数难题,他们三人就像一个个被鞭子不停地抽打快速旋转的陀螺,根本无法放慢自己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在弗里德里曼总监的多次强烈要求之下,地球最高防务委员会经过协商,又任命了两名军备生产总部的副总监:和平与发展同盟的著名企业家李睿、两洋联盟防长联席会议的卸任主席约瑟·达甘,来分担原来三位正、副总监不堪重负的工作任务。这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备生产总部最高层超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
在军备生产总部五位总监和副总监齐心协力的领导与督促之下,地球军备生产很快就进入了协调快速发展的高速通道。每一个大型军工集团都在持续地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不断刷新各类武器装备零部件的月度生产纪录。面对欣欣向荣的大好生产局面,已经有专业人士提出了自己的乐观预判:预计每年生产太空战舰的数量将增加两倍,重型无人歼击飞艇的生产数量将增加三倍,太空导弹的生产数量可能增加到四到五倍。
看到大批的新型战舰和无人歼击飞艇源源不断地交工并开始接受验收测试,各支太空主力舰队强烈要求增加新的战舰和重型无人歼击飞艇的报告,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联军最高统帅部,并转给了军备生产总部。尤其是和平与发展同盟最新量产的军用型“飞星一号”大型战舰,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技术,安装了中型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能量系统,并使用了性能超群的新一代太空合金和复合材料,能够大幅度提高战舰的作战性能,更是成为各支太空主力舰队梦寐以求的主力战舰。
因为只有和平与发展同盟位于月星的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能够生产军用型“飞星一号”大型战舰,特别是中型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能量系统,每年的产量只有区区三套。因此目前每年只能完成三艘“飞星一号”大型战舰的建造工程。这令争先恐后地申请装备最新型主力战舰的各支舰队,纷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地争取自己的舰队能装备一至两艘“飞星一号”大型战舰,
为了增加这种最新型战舰的生产数量,大幅度的提高地球联合舰队的战力,和平与发展同盟最高层决定,把中型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能量系统、以及军用型“飞星一号”战舰的全套生产技术,无偿地提供给每一家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和平与发展同盟这一大公无私的行为,立刻受到了地球各界和亿万民众的广泛赞扬。
“两洋联盟”、“资源与繁荣国家命运共同体”、“欧罗巴联邦合众国”等三家国家联盟,在派出多个专家团队,详尽考察了和平与发展同盟位于月星的生产基地后,很快都决定,在月星基地,各自新建一个大型军工企业,专门用于生产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能量系统、以及安装了这种最新型能量系统的军用型“飞星一号”主力战舰。和平与发展同盟最高层也作出决定,在月星基地立刻开工建设一家全新的大型战舰工厂,以增加军用型“飞星一号”大型战舰的建造数量。
由于中型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能量系统的产量,已成为制约军用型“飞星一号”大型战舰交付使用数量的瓶颈。如何提高这种最先进的战舰能量系统的生产量,就成为军备生产总部高度重视、势在必得的核心工作。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型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有效地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数量,和平与发展同盟以章锲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又一次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科研工作。中型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系统中心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被最高防务委员会以及军备生产总部列为“高于全部军备生产项目的最优先工程”,拥有调拨全球一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