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剃度仪式之后,颂猜就成了一个准僧人了。他还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的天刚刚亮,就踏上了去无名寺的路程,由阿丸的大哥、大嫂和阿香三人陪同。大哥说啦:要走三个小时的,十公里稍多的山路。
这天是个星期四,女儿要上学,就由咩丸(阿丸她妈)送她去学校了。泊丸(阿丸他爸)给颂猜打过招呼以后,到后院里去打坐诵经去了。这是他早年离开寺庙后,坚持着每天必做的功课,诵经一小时。之后,他才去橡胶林场里上工,都六十出头的人了,身体任然是好得不得了。
一行四个人,言语不多,心里面最忐忑的就算阿香了。她的手里拧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丈夫今后的日用品,与大嫂一起,跟在两个大男人的后面紧紧地追赶。看着前面已经剃度之后秃着头,光着个半边肩膀,身穿袈裟一瘸一拐的丈夫,阿香觉得有趣,但更多的却是愁:有趣的是今天丈夫的模样,看似僧人又不像僧人的。真正的僧人哪有他这么走路的呀,一点儿都没有尊贵和神圣的样子?一摇一晃还又大步流星地走得那么快!愁的是颂猜的身体状况。真要在寺庙里呆上一年,他那头疼的毛病再犯的话,谁能帮他揉一揉太阳穴呀?
忍不住心头的操心和好奇,阿香依然问出了好些个问题:
“这个‘蝙蝠寺’……噢,‘无名寺’是个什么样子呀?”昨日跟丸爸和大哥的沟通中,阿香可是记住了蝙蝠这两个字。说出口后又觉得有些许的不恭,她赶紧改口随着泊丸的说法,叫做:无名寺。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啥样?”“师傅叫什么名字?”“寺庙里有多少僧人呀?”“平时都有不少信众或者是香客吧?”“一日两餐都吃些啥?”“吃得真有那么差吗?”“我可以去看他吗?”“他可不可以偶尔地回一趟家呀?”“寺庙里有没有医生?”“生病了怎么办?”“离寺庙最近的医院远吗?”
“弟妹,恕我不能多说的。师傅让我们在外面的时候,少谈寺庙里的情况。”大哥的性情虽然有些顽劣,但师傅讲过的某些个规矩,他是记得清清楚楚,不敢随意违反。
“阿香,你就别问了。他都没有跟我讲过他出家那阵子的事儿呢。”大嫂在一旁规劝阿香,她也真地不知道丈夫他在寺庙里生活怎样,都学过些啥。当然,大哥出家是在他娶大嫂之前的事儿。
“不过,他们吃得真是不好。就没有一个会做饭的人。”大哥虽然对自己呆过的寺庙不敢做详细的介绍,但忍不住,还是强调了一下昨天自己提过的事儿。看来,大哥在寺庙里修行的那半年,对吃这个事情有些耿耿于怀。
“啊……?”“你们怎么要自己做饭?僧人们不都是吃化缘来的食物吗?”阿香对这点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因为在泰国,几乎所有的寺庙都不会开火做饭。僧人们每天出门化缘,吃每日得来的布施品,没有特别的情况,也不会存留隔夜食。
大哥一时语塞了,忽然觉得自己已经犯戒。不是说不给介绍寺庙里的情况吗?怎么又讲起做饭的事情来了?
“他们会自己做饭的。”话已至此,就多补一句吧。反正这个无名寺庙周边的住家都知道,这间无名寺是可以开火烧饭的。与此同时,大哥摸了摸口袋里的一个小瓶子:嗯,妥妥的。那可是他今天出门的时候,从家里厨房中顺来的一瓶“颂猜密器。”
看着大哥没打算多说话,阿香也就没有接着问他这方面的问题了。
“我看别家的男人出家,都会有人介绍和引荐的。那我们家颂猜去这间‘无名寺’,那边的师傅知道了吗?”阿香还是不放心,问到一个该不会涉及无名寺私密性的问题。
“师傅会知道的。”大哥简短地答道。
啥?无名寺的师傅知道